-
來源:新華社2025-07-06
-
近日,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楊玉超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陶耀宇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隊在智能計算硬件領域取得突破,首次實現了基于存算一體技術的高效排序硬件架構。這一成果攻克了傳統計算架構處理復雜非線性排序時效率低下的核心難題,為具身智能、大語言模型、智能駕駛、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全新的高效算力支持。相關研究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電子》。
來源:人民網2025-07-06
-
記者4日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血液科團隊日前實現用體內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成功,取得血液腫瘤細胞療法的新進展。這一新療法采取體內制備CAR-T的模式,相比傳統體外制備CAR-T療法,可簡化操作、降低成本,有望大幅提升細胞療法的可及性。
來源:新華社2025-07-06
-
7月4日,2025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人才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6
-
7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該植物園韓月彭研究員團隊揭開了桃子為什么甜的一個關鍵秘密,發現了一個控制桃積累蔗糖的“分子開關”,一個名為PpbZIP18的特殊蛋白質(屬于位于桃果實糖含量QTL位點的I亞組bZIP轉錄因子)扮演著核心角色。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分子園藝》。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6
-
給建筑外表面噴上一種特殊的“涂料”,如同給它披上“自動降溫外套”,比商用白漆涂覆表面降低5.3℃。這種神奇的熱輻射超材料由上海交通大學周涵團隊構建的熱輻射超材料逆向設計AI模型來設計。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6
-
7月3日,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傳染病溯源預警與智能決策全國重點實驗室/泰達生物技術研究院王磊、馮露教授在血腦屏障領域取得突破,系統揭示了穿越血腦屏障的關鍵步驟——轉運囊泡與腦微血管內皮細胞底膜融合的分子機理,并證實其直接影響穿越效率。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7月2日晚,由周涵團隊構建的熱輻射超材料逆向設計AI模型成果以論文形式登上《自然》。該模型能夠大批量生成相關候選設計方案。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記者3日獲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研發出一種基于碳納米管的新型超快電子源,其發出的電子束能量異常集中且時間極短。這項成果突破了傳統技術瓶頸,為構建具備飛秒級時間分辨和原子級空間分辨的超快電子顯微鏡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材料》雜志。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7月1日,由中國復合材料學會承辦的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智能復合材料的前沿探索與技術創新專題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業領軍企業的近60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智能復合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技術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多年來,李愛濤教授團隊對P450酶展開系統研究,突破傳統化學合成高能耗、高污染的難題,建立了生物合成新途徑,初步實現產業化應用。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量子計算機通往實用之路的一大障礙是糾正計算中產生的錯誤,人們需借助傳統計算機對量子計算進行模擬驗證,但這一任務極其復雜。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美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干細胞培育出具有完整血管網絡的肺類器官。這些“迷你”肺與人類肺部的發育過程高度相似。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研究團隊發現IDO1酶在膽固醇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實驗證實,通過抑制該酶活性,可有效維持機體健康膽固醇水平,為治療心臟病、糖尿病、癌癥等多種重大疾病帶來新希望。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旗下《郎繆爾》雜志。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4
-
?記者3日從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牛昱宇、代紹興、季維智團隊首次通過胚胎分割技術,從單個靈長類胚胎培育出健康活體猴及遺傳背景完全匹配的自體胚胎干細胞,并首次獲得遺傳背景一致的靈長類胚胎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和體細胞核移植胚胎干細胞,為人類再生醫學開辟新路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7月3日,安徽問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問天量子)發布信息,由該公司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劉冬生教授團隊攻克的國內首張芯片級后量子密碼卡正式問世,標志著我國在量子安全技術的工程化應用進程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未來的后量子密碼遷移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記者7月3日獲悉,寧夏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聯合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及寧夏農技推廣部門聯合攻關,在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寧夏小麥莖基腐病精準監測和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取得重要成果。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兩個顯著特征持續吸引著科學家的研究興趣:相較于其他靈長類動物,人類實現了顯著的身高增長以及基礎代謝率的提升。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記者2日從海南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教授駱清銘等與華中科技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研人員合作,繪制出小鼠三維腦區和立體定位圖譜(STAM)。這張詳細的“空間地圖”,以1微米分辨率清晰標注腦區“坐標”和邊界,為神經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記者2日從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該院高月研究員科研團隊聯合國內其他科研團隊首次揭示了高原性心臟病特異性腸菌-宿主共代謝模式,并首次發現中藥活性成分丹參酮Ⅱa可靶向高原性心臟病發生的關鍵調控分子,防治高原性心臟病發生。系列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探索》和《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生物信息學》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