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愛德華生命科學公益支持的“守護心臟瓣膜健康促進行動”在京舉辦。活動在世界心臟日到來之際,邀請政府、學會、協會等行業專家聚焦我國瓣膜疾病防治現狀和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共同探討構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的可行路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靜表示,在人口老齡化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心臟瓣膜疾病已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期望通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構建起覆蓋“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全生命周期的疾病管理體系,共同應對瓣膜疾病帶來的健康挑戰。?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病內科主任醫師劉梅林認為,瓣膜病在老年人群中高發,其癥狀隱匿且不典型、常與多種慢性病共存,這為早期識別和規范診療帶來特殊挑戰,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應通過多方協作與資源整合,著力解決早期篩查覆蓋率不足、診療規范化程度不均等問題。?
愛德華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鐘順和表示,通過持續推動技術革新與產品迭代,并提升創新療法可及性,可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希望各方攜手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推動心臟瓣膜疾病的診療與全生命周期管理。?
數據顯示,我國約有2500萬人受到瓣膜病影響,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有1位存在心臟瓣膜問題,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一病區主任張戈軍教授指出,據統計,我國65歲及以上癥狀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人數已接近200萬,如果這類患者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救治,2年生存率僅為50%,5年生存率僅為20%。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包括主動脈瓣狹窄在內的心臟瓣膜疾病負擔將成為突出的健康挑戰之一。?
“造成這一沉重疾病負擔的原因有很多。”全球心臟中心·中國瓣膜病患者分會負責人、瓣膜網創始人張慶補充道,公眾對瓣膜病的認知有限,患者在初期被忽視或漏診,未能得到及時有效干預,患者出院后的康復管理、長期隨訪等也面臨系統性、專業化支持不足的問題。?
對此,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瓣膜與冠心病外科主任、微創瓣膜中心主任黃煥雷教授表示,應對我國心臟瓣膜疾病低檢出率、低干預率和低復診率的現狀,需要建立覆蓋“防-篩-診-治-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案,促進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和長期管理。?
近年來,針對瓣膜疾病的創新治療方案不斷涌現,人工瓣膜材料也在不斷迭代更新。張戈軍表示,在選擇首枚瓣膜時,需要綜合考量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兼顧治療的短期效果與長期預后,制定符合全生命周期的治療方案,保障患者持續、穩定獲益。?
“當前,在國家創新醫療器械加速審評審批和醫保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先進的治療手段和管理理念正加速普及,切實提升患者的預后與生活質量。”黃煥雷說。?

活動現場,與會代表聯合發起了“守護心臟瓣膜健康促進行動倡議”,聚焦構建覆蓋“防-篩-診-治-康”全生命周期的瓣膜健康管理體系,呼吁多方協同參與,從提升疾病認知、推進規范篩查、優化診療路徑、強化康復管理等多個層面共同發力,實現對瓣膜疾病的系統化、科學化的長效管理。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