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菜作為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其年產油量占國產油料作物總產油量的50%以上,產量提升直接關系國家糧油安全。記者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油菜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首次揭示分子伴侶基因BnaC01.CCT8調控油菜產量的分子機制,并發掘出優異等位基因,為油菜高產分子育種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植物生物技術雜志》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記者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金超教授和機械工程學院劉海峰教授聯合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探究了如何破解降碳困局,實現碳中和的發展目標。該研究有望消除外界對碳移除技術潛在的負面看法,以及關于碳移除大量部署可能消耗更多化石燃料并延緩脫碳進程的擔憂。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7月2日,記者從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賀金生團隊研究發現,從1988到2021年,青藏高原人工草地增加了2.4倍,并以每年3.35萬公頃的速度增長,其中青海省的增長更為突出。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盧征天教授、夏添研究員團隊在實驗上首次成功觀測到原子能級在電場中的布賴特-拉比位移現象。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研團隊研制出一款名為PillTrek的革命性醫療器件。這是一款直徑僅7毫米、長度僅25毫米的微型智能膠囊,比現有內窺鏡膠囊相機更為精巧,能在人體消化道內完成多項精準檢測,實時監測腸道健康狀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雜志。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3
-
“未來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舉行,來自政府、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院士專家與相關代表,圍繞以產業創新牽引科技創新,精準出題、精準答題,推動儲能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近日,以“聚勢低空,共拓藍海”為主題的廣東省科學院低空經濟創新中心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廣州召開。會議聚焦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突破、新質生產力的前沿應用、商業模式創新等關鍵議題。會上,廣東省科學院低空經濟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6月30日,第二屆汽車標準化國際青年工程師交流項目在浙江省寧波市開幕。此次活動以“標準化青年參與全球治理”為主題,致力于構建人才培養與國際合作生態,為汽車產業標準化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記者7月1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周挺研究團隊揭示了樹突狀細胞在組織間隙遷移過程中,被腫瘤微環境抑制的新機制。他們還提出利用Pde5抑制劑——西地那非恢復樹突狀細胞功能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策略。相關研究日前刊發在《自然》期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6月26日,以“網絡根基 中國貢獻”為主題的第四屆下一代DNS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近日,第九期“邕城科技講壇”在南寧市科技企業孵化基地舉辦。本期活動以“鏈動邕城智造引擎 AI賦能高端裝備轉型升級”為主題,采用“主題演講+現場問答+產學研對接”模式,深度融合學術與產業資源,有效促進高端裝備產業創新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廣東深圳舉行的第15期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活動中表示,腦機接口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是掌握未來人工智能最高形態的重要抓手。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7月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高敏銳教授與唐凱斌教授團隊合作,報道了一種銅摻雜改性的鉬鎳基合金催化劑,成功解決了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EMFC)啟停過程中的陰極腐蝕難題。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第15屆北京大學消化腫瘤論壇暨中國胃腸腫瘤臨床研究協作組(CGOG)年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以“創新、精準、聚力”為主題,立足消化系統腫瘤的精準診療與轉化研究,聚焦最新研究進展和方向,積極推進創新診療模式和新藥研發。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7-01
-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獲悉,該研究所開發出兼具高導電率,高耐水性,柔軟性好的新型硫化物固體電解質,有望解決全固態電池固-固物理界面接觸不良的難題。同時,新型高熵鋰合金負極也取得突破,以此組裝全固態電池在高倍率下可實現一分鐘充放電。
來源:人民網2025-07-01
-
?經過特殊裝置后,原本翻滾的水波隨即變得風平浪靜。記者26日從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獲悉,該院陳煥陽教授團隊通過精細調控超材料參數,設計出一種周期領結陣列結構的水波隔離裝置。這種裝置能有效消減水波能量,為水波隔波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近日,江西省林業科學院聯合省林業科技實驗中心研究采用PacBio HiFi長讀長測序結合Hi-C技術在國內率先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花櫚木全基因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自然》子刊《科學數據》。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6月29日,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DNA納米技術研討會暨2025第二屆核酸四面體產業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論壇聚焦核酸四面體技術最新發展,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院士專家、臨床科研學者與產業界代表齊聚成都,共同探討核酸納米技術特別是框架核酸四面體平臺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30
-
加拿大和瑞典研究人員近期利用腦磁圖(MEG)技術繪制患者服藥前后的腦部信號圖發現,帕金森病藥物左旋多巴有時會激活錯誤的腦區,從而削弱藥物效果。這一突破有望為帕金森病的個性化治療策略鋪路,使患者能更有效地獲得針對其大腦正確區域的藥物。
來源:新華社2025-06-30
-
?6月27日至29日,2025年國際“碳中和與能源智聯”論壇在北京昌平舉行。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牽頭主辦,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承辦。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