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中心韓斌院士團隊完成145份亞洲栽培稻及其普通野生稻的高精度基因組組裝,成功繪制了迄今為止分辨率最高的“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組圖譜”。
來源:新華社2025-04-17
-
4月14日,熱區高校聯盟2025年年會校長論壇在海南大學舉行。論壇以“教育數字化”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107家政府機構、國際組織、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熱區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與新格局。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復旦大學在集成電路領域獲關鍵突破!由該校周鵬/劉春森團隊研制的“破曉”皮秒閃存器件,擦寫速度快至400皮秒,相當于每秒可執行25億次操作,是人類目前掌握的最快半導體電荷存儲器件。北京時間4月16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據16日的《自然》雜志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團隊首次展示了一種集成在芯片上的皮秒級中紅外激光脈沖發生器,無需外部組件即可運行,可在數小時內穩定產生覆蓋關鍵氣體吸收帶的光譜。這種新型激光器有望加速高靈敏度、寬光譜氣體傳感器的研發,為環境監測提供更高效的檢測工具,還可為醫學成像領域帶來新型光譜分析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神經干細胞只存在于大腦和脊髓內。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科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稱,他們首次在小鼠的中樞神經系統之外發現了一種新型神經干細胞——外周神經干細胞,這為治療神經疾病開辟了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在10日出版的《自然·細胞生物學》雜志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據16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旗下的《細胞報告·物理科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工程師利用真菌的根狀菌絲體和細菌細胞,研發出一種新型建筑材料。這種在較低溫度下由活細胞制造而成的材料具備自我修復能力,未來有望成為混凝土等高排放建筑材料的可持續替代品。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記者16日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主任醫師趙海濤、副主任醫師楊曉波團隊采用回顧性隊列研究證實,對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中晚期患者采取免疫聯合治療后,再實施手術,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日前,第十三屆全國蔬菜規模化高效育苗技術經驗交流會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舉辦。本屆會議以“科技創新構建物聯智通平臺,聚力匯智推動蔬菜種苗發展”為主題,由蘭陵縣人民政府主辦,蘭陵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慧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承辦。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7
-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通過加熱下一代鋰電池的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可以幫助老化的富鋰錳基電池恢復電壓,讓電池“返老還童”。這一發現為開發更智能、更耐用的下一代鋰電池提供了全新思路。
來源:新華網2025-04-17
-
4月12日,第十屆中國傳媒公信力論壇在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大模型時代的社會信任”,與會學者圍繞大模型時代的信任、應用與公共空間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學術交流氛圍濃厚。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4月15日,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該校教授張啟發,聯合全球10余位頂尖學者近日在《科學通報》發表題為《為健康人類新紀元培育綠色營養超級稻》的展望論文,提出以全谷黑米為核心培育“綠色營養超級稻”,推動主食結構變革,助力人類健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這是新發現的顳枕聯絡纖維束。”4月15日,河北省故城縣醫院神經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姜洪新輕點鼠標,對著顯示屏上流光溢彩的“多彩大腦”三維成像圖進行標注。這些神經纖維束的成像,應用的正是其團隊研發的彌散張量成像(DTI)神經纖維束成像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第14屆中德前沿科學研討會近日在德國曼海姆舉行,來自中德兩國的青年科學家開展了富有成效的跨學科研討。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記者4月15日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口腔醫學院教授范增杰團隊在缺損軟骨原位再生修復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開發出一種植入式磁電仿生軟骨水凝膠,該材料能夠在3個月內實現缺損軟骨的原位再生,在軟骨組織工程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4月15日上午,隨著昌九高鐵左線跨杭瑞高速特大橋(74+150+74)米鋼混連續梁最后一段長50米、重378噸的鋼箱梁成功落梁合龍,昌九高鐵廬山樞紐橋梁群跨公跨鐵等25處連續梁、鋼蓋梁等特殊結構全部完成。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4月14日,熱區高校聯盟2025年年會在海南大學開幕,年會以“共商共建共享:構建熱區高等教育共同體”為主題,圍繞國際數字教育、熱帶高效農業、全健康、人文交流、綠色發展等議題,探討破解熱帶地區發展的難題,助推熱區國家將豐富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動能。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4月14日,2025海南自由貿易港全球產業招商大會“1+8+N”系列重要活動——航天產業招商對接洽談會在海南海口舉辦。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記者14日從北京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碳中和研究院教授朱榮團隊研制的“基于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綠色潔凈煉鋼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成功推動了二氧化碳由工業廢氣向資源功能型介質的轉變,是變廢為寶、一舉兩得的煉鋼新技術,實現了鋼鐵流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從無到有”的關鍵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6
-
15日對外宣布,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團隊,將歷時3年自主研發的兒童用磁懸浮雙心室輔助裝置,成功植入一名7歲終末期心衰患兒體內。患兒在“人工心”輔助下,心肺功能平穩恢復。
來源:新華社2025-04-15
-
記者14日從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獲悉,該所產地環境監測與預警創新團隊在土壤污染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破解了胡敏酸吸附構象調控石油烴污染土壤膠體遷移的關鍵機制,為精準評估石油污染擴散風險提供了理論基礎。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環境科學與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