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也稱“北京亦莊”)工委宣傳文化部主辦的“北京·亦莊 科技館之城”——“暢享科技 樂酷亦莊”綠色低碳專場活動火熱開啟。100余位市民化身“環保探秘官”,走進北京市工業旅游示范點——華新綠源電子垃圾環保體驗館,通過沉浸式工業科技旅游,揭開電子廢棄物“變廢為寶”的神秘面紗,感受科技賦能綠色發展、環保文旅深度融合的獨特魅力。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16
-
6月12-13日,為期兩天的第十七屆國際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年會(TMC2025)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圓滿召開。本次盛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汽翰思管理咨詢公司協辦。全球頂尖學者、行業領袖、資深專家及行業知名主機廠與核心零部件企業匯聚一堂,共同打造了一場涵蓋技術研討、展覽展示、產業對接、平臺共創的全球汽車動力技術盛會,共同探尋動力系統新技術新趨勢。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16
-
6月12-13日,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行的第十七屆國際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年會(TMC2025)上,諸多汽車動力系統關鍵和前沿技術集中展示,人們可以從中窺見未來汽車動力系統發展新趨勢。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16
-
來源:2025-06-11
-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11
-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10
-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9
-
來源:2025-06-09
-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9
-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6
-
6月4日,中國汽車數據跨境工作組成立暨主題分享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本次大會聚焦全球汽車數據跨境流動的共性難題,匯聚行業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賦能中國汽車產業出海。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5
-
5月29日,“數云原力2025·數智金融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神州數碼旗下自主品牌神州鯤泰受邀出席,并攜手神州信息重磅展示系列金融信創解決方案,助力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構建安全、高效、創新的金融IT架構。本次展示也標志著雙方在金融信創領域的深度融合。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4
-
近日,百度披露4月份移動端搜索結果,頁面中大約35%的內容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而在今年1月份這一比例僅為22%,是迄今最大規模的擴展。百度預計,這一比例在二季度還將繼續快速上升。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近期,人工智能(AI)編程成為該領域最受追捧的賽道之一。繼OpenAI推出編程智能體Codex后,微軟、谷歌、Anthropic等企業先后對外披露新模型在AI編程方面的技術與產品進展。在我國,包括百度、騰訊、抖音、美團在內的眾多企業也在該領域進行布局。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近日,由中電科大數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科大數據院”)參與起草的3項人工智能(AI)領域國家標準陸續獲批發布,以“硬核”標準為行業規范提供權威技術指引,為人工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近日,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牽頭,聯合上海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以及優必選、宇樹科技、中國信通院和工聯院等主流企業及科研院所共同制定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智能化分級》(T/CIE 298-2025)團體標準,在中國電子學會正式發布。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數據顯示,2020-2024年,中國智算算力規模始終保持年復合增長率超60%的高速增長。預計未來3年,中國智算算力將保持40%以上增速,2027年中國算力供給規模將達到4080EFlops。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 (IDC)發布的《中國智算專業服務市場(2024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 2024下半年中國智算專業服務市場整體規模達到90.1億元。其中,智算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市場同比增長76.2%,市場規模達63.3億元;智算解決方案實施服務市場規模達26.8億元。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我國通過種質創新集成化、生物育種產業化、企業發展龍頭化、行業管理規范化、農業生產規模化“五化”提升,已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的陣型企業,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
-
近期,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頻頻出手聯合相關企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專家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當下,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等傳統能源頭部央企,從最初的試探前行到如今在充電市場的深度耕耘,系正在經歷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略轉型,而這一轉型背后,有著多重目的考量。在具有獨特優勢的同時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短板,以及亟待解決的市場難題。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