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洋
“啟動!”近日,隨著地面操控員的指令,某科技園一棟寫字樓前一架搭載清潔模塊的無人機緩緩升空,旋轉清潔刷輕貼玻璃幕墻,配合高壓水霧清理頑固污漬。該操控員緊盯手中平板智能終端,通過無人機回傳的高清畫面實時調整角度與水壓,確保清潔無死角。
無人機清洗場景正悄然改寫高層建筑清潔行業的傳統模式。
億歐智庫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市場無人機清洗滲透率在10%左右,并將逐漸增長至15%。研究機構恒州博智(QYResearch)的報告顯示,預計2030年,全球無人機清潔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538.9億美元,未來幾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9.3%。
“蜘蛛人”會“飛”了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化率已突破67%,100米以上建筑物超2000座,幕墻清洗面積高達62億平方米,傳統“蜘蛛人”作業面臨高風險、高成本、勞動力短缺三重壓力。
“以前人工清洗,一棟樓要十幾人干一周,還得擔心高空安全,遇上大風大雨就得停工。”業內人士表示,高層建筑的清潔工作需要“蜘蛛人”系著安全繩懸在高樓幕墻上,腳踩窄踏板,一手握海綿擦、一手持刮水器,每移動一步都要先檢查安全扣,再小心翼翼地蹭著玻璃向下移動。
與傳統人工高空清洗相比,無人機清洗不僅減少了人力配置,還提升了作業效率,降低了整體作業成本。億歐智庫發布的《2025全球無人機清洗系統市場應用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當前主流產品通過小型無人機+軟體機械臂+系留水電實現0.2米抵近沖洗,效率達800-1000平方米/小時,綜合成本降至1.5-3元/平方米,僅為人工作業七成。
億歐智庫的數據顯示,亞太地區在全球無人機清洗系統服務市場中的份額已達約25%,并將繼續提升,其中中國約占80%的市場即20%的全球市場份額。2024年,中國無人機清洗滲透率約為2%,預計2030年增長至20%左右,即中國幕墻無人機清洗系統市場規模達到223億元。
近年來,無人機清洗高層建筑幕墻的消息屢見報端,無人機清潔的實踐已在我國多地落地。今年6月,在位于成都高新區新川科技園亮相的最新低空應用場景吸引了眾多市民關注。其中,西航投(成都)科技集團(以下簡稱“西航投”)演示的高樓幕墻清洗無人機正是其“打頭陣”的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使用30-50公斤級系留無人機替代傳統的“蜘蛛人”作業,無人機清洗作業效率達20平方米/每分鐘/每臺,是傳統人工清洗高空玻璃作業效率的20倍以上。2024年12月,深圳市龍崗區仁恒夢創廣場開展了一場無人機與“蜘蛛人”的清潔競賽,最終結果為無人機團隊在時間上節約了一半……
尚處市場導入期
盡管無人機清洗展現出強勁優勢,但行業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面臨著技術、門檻與認知的多重考驗。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表示,國內市場參與者主要有3類企業:一是傳統無人機廠商拓展清潔應用,如大疆等;二是專注清潔場景的垂直領域創新企業,如科比特等;三是傳統清潔服務公司引入無人機技術升級業務。
“國內無人機清洗市場仍處于導入期,市場對該技術和服務的認知程度有限,相關技術與產品也有待進一步完善。預計未來5-10年,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設備與服務成本逐步降低、行業標準逐步完善,國內無人機清洗市場將進入穩定發展的成熟階段。”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為。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認為,在無人機清洗產業化過程中,尚需跨越三大門檻即ISO專項標準體系出臺、無人機清洗責任險覆蓋率突破60%,以及運營模式從設備銷售轉向按次收費的市場化轉型。
白皮書顯示,無人機清洗正處于“能否洗干凈”的關鍵階段,安全、潔凈、成本是客戶最看重的三大價值。
郭濤表示,從長遠看,無人機清洗不僅是清潔方式的革新,更能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如,直接推動了無人機整機研發向輕量化、高防水性方向突破,倒逼高精度定位模塊、耐腐蝕機身材質等核心供應鏈升級;同時,間接拉動智能調度軟件、遠程運維管理平臺的開發,以及數據安全服務體系的構建。
但也有專家認為,行業仍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頸。其中,無人機的續航能力是限制其清潔服務范圍的關鍵因素,此外,無人機清洗賽道的入局門檻較高,需掌握飛行控制、設備集成、清洗技術融合等多方面專業技術,具備多領域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將有用武之地。
向“人機協作”轉型
隨著無人機清洗替代率逐步提升,行業就業結構難免面臨調整,但這種替代并非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而是推動行業向“人機協作”的新模式升級。
“數據顯示,替代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約減少2.3萬名高空作業崗位,這將倒逼行業向‘人機協作’新模式轉型。”郭濤說。
王鵬表示,傳統清洗行業需向技術與服務融合的方向轉型,可通過與無人機企業合作引入先進技術,拓展清洗后的維護保養等綜合服務,增加業務附加值。
“替代不是‘零和’游戲。”國際注冊創新管理師、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認為,傳統清潔公司轉型有3條路:一是人機混編,把工人培訓成無人機指揮員;二是數據增值,用清洗過程采集的樓體數據做保險風控,向物業“賣”訂閱;三是后市場切入,做無人機電池快換站、高空系留供電等基礎設施,賺B2B穩定現金流。“傳統清潔巨頭誰先完成這3步,誰就能留在牌桌上。”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隨著無人機清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與之配套的全新服務產業也將逐步興起。例如,無人機清洗培訓服務產業、維修與保養服務產業。此外,還可能催生數據管理與分析服務產業,通過收集無人機清洗過程中的數據,如清洗效果、作業時間、設備狀態等,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還有望誕生一批定制化清洗方案服務提供商、面向小規模作業場景的設備租賃服務商等。”王鵬補充道。
值得關注的是,無人機清洗的應用還在向更多場景延伸。如無人機+高壓水霧技術已經應用于光伏板除塵、橋梁拉索除冰。盧克林認為,下一步,還將有望出現“空域管家”——專門幫客戶做航線申報、氣象預警、電池更換的第三方托管平臺,以及“幕墻醫院”——基于高頻清洗數據做外立面健康診斷、材料延壽方案的新服務產業。
“傳統企業需要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實現轉型升級。”張新原說,行業發展的核心邏輯,就是在技術迭代中尋找新機遇,在模式創新中實現新突破。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