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自主研發的靶向藥奧布替尼獲批用于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靶向治療時代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的治療手段非常有限,除了20%—30%無癥狀患者無需治療外,其余患者主要依靠聯合療法等傳統化療,對65歲以上患者會產生難以耐受的副作用?!北本﹨f和醫院張薇教授表示,由于該病發病中位年齡在60歲—65歲,是典型的老年病,臨床急需創新且耐受性更好的療法。?
早期診斷率低、老年患者管理復雜等原因導致當前該疾病的治療和預后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河南省腫瘤醫院周可樹教授表示,隨著老齡化加劇,患者數量持續增長,而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礎疾病,對治療安全性要求更高,且國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規范化管理面臨挑戰。?
創新療法在一線治療過程中不僅要減少副作用,還應便于臨床應用和健康管理。?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是一種以成熟B淋巴細胞克隆性增殖為特征的惰性淋巴瘤。張薇解釋,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是B細胞受體信號通路的關鍵靶點,作為新一代高選擇性BTK(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奧布替尼能精準抑制BTK活性,直接阻斷異常B細胞的增殖,具有脫靶效應低的特點。研究數據顯示,其心臟毒性、出血風險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顯著降低,治療期間未觀察到≥3級房顫不良事件的發生。此外,奧布替尼一天一次的口服給藥方式也提升了患者依從性,尤其適合老年患者長期用藥。?
“靶向藥物已徹底改變臨床治療格局。”周可樹表示,從國內外指南看,奧布替尼等新型BTK抑制劑已成為一線治療的優先推薦。?
張薇表示,臨床更期待治療手段多樣化,越多優質藥物上市,患者可及性越高,也能推動價格優化。多線藥物接力治療還可延長患者生存期,應對可能的耐藥問題。?
近幾年,我國創新藥研發實力不斷增強,迭代藥物已經在研究。據介紹,另一種靶向抑制劑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激酶降解劑等下一代藥物也在研發中,將為耐藥患者提供新方案。?
張薇呼吁,通過醫保政策和科普教育,讓更多患者受益于靶向治療,同時加強基層醫生培訓,推動診療規范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