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記者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郭東波團隊在腫瘤化學治療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揭示了水凝膠高效抑瘤的運轉機制,為惡性腫瘤治療提供了理論支持。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
在當前腫瘤治療領域,傳統惡性腫瘤化學治療普遍存在副作用明顯、復發率高、易轉移等問題,實際治療效果欠佳。在此背景下,無化療藥物或光敏藥物的新興治療方式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其中“饑餓療法”通過阻斷腫瘤營養供應,展現出優異的抑瘤潛力。但受限于腫瘤強大的致突變性與適應性,水凝膠介導的單一模式饑餓療法往往難以實現持久療效,成為該領域亟待突破的瓶頸。
針對這一研究空白,郭東波團隊創新開發出溫敏引發雙模式治療策略。團隊通過構建可注射的互穿聚合物網絡水凝膠,將兩種治療機制有機融合:一方面,利用血管外凝膠收縮產生的內應力,高效阻斷腫瘤營養供應,實現精準饑餓治療;另一方面,借助人體體溫觸發水凝膠原位相變,釋放局部高溫,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研究數據顯示,該互穿聚合物網絡水凝膠可顯著降低腫瘤區域血管密度,有效誘導腫瘤細胞缺氧與凋亡,最終實現高效抑瘤。這一成果不僅為無化療藥物治療惡性腫瘤提供了全新思路,更有望為臨床腫瘤治療開發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推動腫瘤治療技術向精準化、低毒化方向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