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19日從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以下簡稱中國煤科)獲悉,中國煤科西安研究院科研團隊日前首次利用繆子成像技術對煤礦采空區進行了內部結構成像,成像試驗在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的采空區探測中均取得成功。
“繆子是構成宇宙世界的12種基本粒子之一。利用繆子這一宇宙粒子為煤礦采空區拍攝‘CT影像’,在國際上尚屬首例。”高能繆子監測新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中國煤科一級首席科學家董書寧介紹,這為我國煤礦地質隱蔽致災因素探查及災害防控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
記者了解到,歷時近兩年,研究團隊在煤礦區繆子探測環境適應性、數據獲取與處理、成像算法以及工程化驗證等多個層面,攻克了極具挑戰性的關鍵技術難題,并分別在陜北井工煤礦和蒙東某露天煤礦開展現場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董書寧介紹,繆子成像具有穿透能力強、遠距離非接觸探測、空間分辨率高等特點,可根據不同地層密度區對繆子的吸收差異特性進行成像,并廣泛應用于煤層上覆地層的采空區、大型斷裂構造等密度缺失區探測。而且,由于該方法為被動源探測,不受煤礦井下電磁信號的干擾,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繆子成像技術有望成為繼重力、地震、電法、磁法之后,一種全新的礦山物探手段。”董書寧表示。
(中國煤科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