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仍存在覆蓋率低、服務不足、產品單一、人才缺乏和供需錯配等問題。那么,農村金融如何在確保自身可持續原則下,通過多方協同來提高服務鄉村振興的質效?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學院院長楊偉坤告訴記者,首先要優化金融政策供給體系。建立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等動態調節機制;設立省級鄉村金融風險補償基金;暢通金融機構與鄉村產業溝通協調通道;優化普惠型涉農貸款不良監管辦法;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
其次改革金融機構服務架構。推動縣域農商行回歸本源;探索農村金融機構之間協同服務機制;建立金融機構與農業農村部門常態化聯席會議機制;試點數字普惠銀行;鼓勵金融機構與村集體合辦“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站”,配備智能終端機具;引入社會資本組建“鄉村振興投資聯合體”,重點支持智慧農業項目。
她建議創新金融業務產品矩陣。明確金融機構內部差異化服務分工鏈;擴大集體資產收益權、大型農機具等產權抵押物范圍;推廣“整村授信+線上隨借隨還”數字化信貸產品;試點“信貸+農業保險”等組合工具;搭建新型農業主體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她還建議實施金融人才扎根工程。實施“鄉村金融工匠”培訓計劃;建立鄉村金融特派員制度;設立鄉村金融創客基金;注重金融業務人才和技術人才協同發展;引導數字金融復合人才扎根農村金融領域;完善“基礎工資+績效獎勵+風險免責”激勵機制。
楊偉坤認為,構建金融教育長效機制尤為關鍵。應該暢通金融人才教育渠道,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形式;創新金融教育方式,如開發方言版數字金融教育課程;將金融知識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必修課程;聯合職業院校定向培養“鄉村金融助理”;推動金融、涉農高校與金融機構共建實踐基地,形成產學研協同機制。
(受訪者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