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報
      客戶端
      公眾號
      完善評價激勵機制 人才迸發創新活力
      2024-07-16 13:56: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孫明源
        人才是尋求科技創新突破口的關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改革為抓手,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用三個“前所未有”概括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面貌:各地區各部門抓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前所未有,事業發展和政策創新為人才營造的條件前所未有,人才對我國發展的支撐作用前所未有,中華大地正在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

        在新時代人才工作中,評價、激勵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良性循環的“指揮棒”。6年來,我國針對科技人才工作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對癥下藥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優秀科研人才得到了充分支持與充足激勵,創新活力正在空前迸發。

        評價體系不斷完善

        改革人才評價體系,是更好選拔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的基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體制,建設“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從美國回國的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郭爾佳,趕上了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推出的“好政策”。新入所的研究人員6年內無須接受任何考核,工資為年薪制,不數文章、不看影響因子、不看經費數量,還配備充足的啟動經費和團隊支持。這一切得益于一系列接連出臺的“利好”政策。

        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門《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在破除“四唯”的新評價體系當中,科研人員得以“松綁減負”,有了更多進行長遠規劃、自主創新探索的空間。

        2022年9月,科技部會同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要求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作為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的試點地區之一,深圳是華南地區唯一被納入試點的城市。今年1月,深圳市政府以一號文印發《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鼓勵各試點單位會同承擔國家重大攻關任務的“鏈主”“業主”企業以及開展前沿基礎研究的企業等創新主體,細化人才評價標準、周期、方法、程序,促進科技界、產業界科研人才評價標準科學銜接。

        我國近年的人才評價體系改革,改變的不只是對人才個人的評價,它是一套上下貫通,具備大局觀、整體觀的宏觀謀劃。在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基地建設、科研機構評估、“雙一流”大學建設、學科評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院士增選等工作中,我國加強政策銜接,形成了系統化、一致性的評價導向,在全社會搭建起了適合人才成長的創新氛圍。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強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培養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意義重大。2022年,科技部等五部門就聚焦青年科研人員啟動實施了“減負行動3.0”,有針對性地開展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五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起到先行先試的探索作用。

        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更多突破性措施,包括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參與科技決策等,推動我國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在資金方面,政策同樣給予青年科研人員有力支持。目前,我國科研人員經費主要來自競爭性資助,資源配置存在一定的“馬太效應”。為了讓科研經費更好為“人的創造性”服務,特別是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我國不斷深化資源配置方式改革,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資金支持。

        2021年,財政部發布關于《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提出基本科研業務費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員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年度預算的50%。

        同年,上海市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試點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復旦大學將部分項目的評選定位為持續穩定支持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挑戰前沿科學問題,為相關人才提供考核周期為5年的科研經費。

        福建省今年首設青年科學基金,促進基礎研究青年科技人才培育,通過建立梯次化資助體系,引導支持優秀青年科技人員圍繞相關領域方向科學技術問題,開展基礎研究攻關。

        目前,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實施中已經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占比達80%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已低于45歲。北斗導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戰略科技任務的許多項目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多歲。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興產業領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力。

        激勵政策釋放創新活力

        激勵機制對科技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好的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給人才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構建起良好的創新生態。

        近年來,一系列政策法規加大對科研人員激勵力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順利實行,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穩步開展,高校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穩步擴大,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相關政策全面落實……

        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意見》,針對科技激勵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5個方面改革舉措,包括“強化激勵勇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制度安排”“加強對作出重大貢獻人員和團隊的獎勵”“健全長期穩定支持科技人員潛心研究的保障機制”“創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成長環境”“營造尊重科學規律鼓勵探索創新的生態”等。

        提高財政科研項目經費中的間接費用比例,允許科研人員將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以現金出資方式入股科技型企業,以“技術入股+現金入股”的方式與單位共享成果轉化收益……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讓更多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創新活力,成為各地科技人才工作的重點之一。

        今年2月,安徽省推出多項舉措,鼓勵各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獎補、打造“科大硅谷”企業最優孵化地、遴選一批高校等科研單位開展綜合授權改革試點,要求對企業、科研單位和科技人才進行“明碼”激勵。一套能夠匹配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人盡其才”有了實現的可能。

        創新離不開人的才華,也發軔于優良的制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科技人才體制改革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已滲透到各個科研部門、創新單元,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改革激發出的人才活力,正推動我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一级黄色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成色在线影院|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