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結束的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貴陽高新區在數字產業領域再獲突破——達成一批優質合作意向,15個重點數字產業項目簽約,總金額達8.66億元。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有一股看不見卻充滿力量的支撐:全區數字經濟人才集群的智慧與實干,正讓這片大數據產業的沃土持續迸發活力。
作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的核心區與主戰場之一,貴陽高新區聚集了朗瑪信息、航天智慧農業、北斗空間信息、擎機科技、天地通、世紀恒通、東方世紀等一批代表性的科技企業,研發內容涵蓋智慧醫療、農業數字化、綜合安防、能源管理、智能巡檢等眾多領域。這些企業的聚集與成長,不僅是貴陽高新區數字產業版圖的生動注腳,更折射出區域內數字人才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地理信息、大模型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從算法優化到場景落地,從技術研發到產業應用,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數字英才”的實踐。
“19年扎根,從創業孵化到上市騰飛,我們每一步都踩在了貴陽高新區的‘服務節拍’上。”世紀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興榮的話語里,滿是對貴陽高新區這片創新沃土的認可。這位“貴漂”企業家親歷了企業從“幼苗”到“大樹”的蛻變,成為“以才興業、以業聚才”的鮮活例證。
在貴陽高新區,像楊興榮這樣的“人才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越來越多的“貴漂”選擇在此扎根,不僅因為這里有產業發展的廣闊舞臺,更因為有滋養人才成長的“肥沃土壤”。
“很感激貴陽高新區的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讓我一個奔五的人,圓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夢。”貴州漢圖數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志勇說道,作為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的企業導師,得以與清華大學的碩導、博導有了聯系,這逐步堅定了自己報考清華大學的信心,最終成功考取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據悉,目前基地累計推動6名企業導師攻讀工程博士,并反哺基地建設。
如今,這里已成為數字人才成長的“搖籃”:貴陽高新區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內目前已入駐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培育的全日制大數據專業工程碩士共計277名;參與60家企業產學研融合項目(課題)研究270余個,解決關鍵技術問題87個。
如果說數字產業是貴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骨架”,那么“數字英才”就是撐起骨架的“血肉”。貴陽高新區正以“人才高地”的姿態,吸引著一波又一波“數字英才”奔涌而來,在人才與產業的雙向奔赴中,在數字經濟的賽道上持續“加速跑”。
(圖片來源:貴陽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