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安高新區,完備的產業鏈生態如肥沃土壤,滋養著醫藥企業蓬勃生長,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憑借創新與合作雙輪驅動,京衛制藥不僅在競爭激烈的醫藥行業中脫穎而出,更通過與全球醫藥巨頭拜耳的深度合作,生動展現出創新合作模式的強大生命力,書寫了一段令人矚目的行業佳話。
合作是“左膀” 助力企業發展
合作,是京衛制藥發展的重要引擎。京衛制藥深知,單打獨斗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唯有攜手共進,方能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于是,它積極與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展開廣泛合作,其中與拜耳的合作就是實例。
時間回溯到2023年,京衛制藥與拜耳達成合作,共同踏上了開發產品的征程。當時,脫發問題困擾著眾多中國消費者,市場對有效的脫發治療產品需求迫切。拜耳,作為全球健康消費品領域的“巨擘”,有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而京衛制藥,憑借先進的研發與生產能力,在制藥領域占據一席之地。雙方一拍即合,優勢互補,全力推進項目。經過不懈努力,產品成功上市,它不僅為拜耳的產品矩陣增添了新成員,也為京衛制藥打開了全新的業務增長之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共贏。
生態鏈協同 影響力提升
“此次合作匯聚各方資源,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創新、多元的自我保健方案,同時也讓京衛制藥在行業內的地位和影響力大幅提升。”京衛制藥負責人說道。到了2024年7月,一場更為宏大的合作拉開帷幕。京衛制藥、拜耳醫藥與山東省食藥檢院三方強強聯合,共同搭建拜耳(山東)創新合作中心和高端制劑及原料藥中試平臺。在高端制劑研發生產、醫藥數智化轉型、重大科技攻關以及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三方展開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構建起全生態鏈協同創新與產業化體系。
當然,京衛制藥的合作版圖遠不止于此。它還與西安楊森、科赴等國際藥企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為外資藥企在中國開展CMO、CDMO業務的熱門選擇。通過這些合作,京衛制藥不斷吸收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拓寬了市場渠道,加速了自身的國際化進程。在國內,它也積極與科研機構攜手,比如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藥物研究所共同研發治療老年癡呆的創新藥,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望填補國內相關治療領域的空白。
創新是“右臂” 始終前行
如果說合作是京衛制藥的“左膀”,那么創新就是它的“右臂”。自成立以來,創新便深深融入京衛制藥的發展血脈,成為企業前行的核心動力。同時,泰安高新區為支持企業創新研發,設立了專項科研扶持資金,對京衛制藥在呼吸領域吸入制劑研發項目給予資金補貼,助力企業引進先進研發設備,吸引高端科研人才。
在呼吸領域,高難度吸入制劑研發猶如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藥物微粒化的精準控制、制劑在復雜環境下的穩定性保障以及給藥裝置的精密設計,每一項都充滿挑戰。但京衛制藥沒有退縮,它組建了一支由頂尖科研人才組成的“精銳部隊”,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設備升級和技術研究。無數個日夜的努力與嘗試后,團隊終于攻克重重難關,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其生產的吸入制劑,質量和療效與國際知名品牌不相上下,不僅滿足了國內患者對高品質呼吸類藥物的需求,還遠銷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70多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彰顯了中國制藥的實力。
在精神神經領域,長效微球制劑的研發同樣困難重重。為了實現藥物緩慢、穩定釋放,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效果,京衛制藥的科研人員潛心鉆研,大膽創新,在制劑工藝和材料選擇等方面取得關鍵突破。此外,京衛制藥積極構建“制劑+原料藥+關鍵中間體”一體化價值鏈,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站在當下,回望來時路,京衛制藥憑借創新與合作的雙輪驅動,在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但它并未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未來。未來,京衛制藥計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現有優勢領域持續深耕,研發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藥物。同時,它還將進一步深化與國內外合作伙伴的關系,拓展合作領域,攜手推動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為高新區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圖片來源:泰安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