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級巨輪排成長龍
集裝箱車輛穿梭如織
晝夜不停的港口見證了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蓬勃生機
為加快推進《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實現,落實廣東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助推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再上新臺階,6月30日,中國·廣州·南沙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境內外臨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表齊聚南沙國際會展中心,共謀向海圖強發展大計。
活動以“大灣區、大航運、大合作”為主題,充分展示南沙臨港經濟的新機遇、新藍圖、新商機,探討南沙發揮海港獨特優勢、建設世界一流臨港經濟區的新謀劃、新展望,總投資近70億元的21個產業項目現場集中簽約,粵港澳大灣區臨港產業集聚區、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揭牌。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港集團董事長黃波在會上透露,“十五五”期間將投資200億元,推動南沙國際通用碼頭、南沙五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新增年通過能力1億噸、500萬標準箱,著力打造“效率品質港口”。同時深化港產合作,拓展保稅物流、中轉集拼,打造跨境電商樞紐港,支持南沙打造千億級跨境電商產業集群。
“南沙發揮國際大港龍頭作用,帶動海港、空港、數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聯動’發展。”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表示,南沙是發展臨港經濟的“天選之地”,歡迎廣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到南沙開發“新藍海”、開辟“新陣地”,南沙將竭力做好服務保障。
重大平臺落地南沙向全球臨港企業發出“邀請函”
千年商都,通江達海。南沙,作為廣州這個千年商都唯一的出海大通道和從未關閉過的口岸,21世紀初,廣州市委、市政府將“南拓”戰略目光投向南沙,在這片803平方公里的熱土拉開了熱火朝天開港建城、大刀闊斧干事創業的序幕。
時至今日,依托“灣區之心”的區位條件,南沙攜手港澳、鏈接全球的開放優勢持續凸顯,逐步形成以城帶港、以港興城、以港促產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南沙港區已發展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綜合性港區,2024年集裝箱吞吐量近2050萬標箱。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柳鵬表示,按照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因港施策,建議以南沙港區為重點,充分發揮廣州港的優勢,編制實施“十五五”廣州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推動港口樞紐實現綜合樞紐、“港口+通道+物流”、更好服務內外貿一體化“三個躍升”;推進一體融合、交旅融合、交能融合“三個融合”;推進科技創新、服務業創新、模式創新“三個創新”;做好港口聯動、港產聯動、港城聯動“三個聯動”,譜寫廣州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大會期間,“大灣區(南沙)臨港產業集聚區”在廣州南沙正式設立,未來將聚焦航運物流、航運服務、國際貿易、臨港制造、海洋科技等臨港產業領域,為企業提供最好政策、最優服務、最強資源、最佳環境,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加速推動南沙臨港產業集聚發展。
南沙與港澳在航運、貿易等領域合作由來已久,發展前景廣闊。以本次大會為契機,粵港澳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同步正式落地,未來將以《南沙方案》為引領,支持推動南沙、香港、澳門三地航運、金融等相關服務企業及專業機構開展航運交易、航運服務等密切合作,構建以“交易+服務”為核心,覆蓋航運交易全產業生態的產業體系,推動大灣區航運服務資源跨境、跨區域優化整合,共同提升大灣區航運服務整體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香港可以先和南沙建立合作,然后再逐步推廣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中國。”香港船東會董事總經理陳佩珊認為,香港和南沙距離近、航道短,未來可以南沙為試點,探索綠色航運等方面的合作機遇。而本次大會上線的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等平臺,則為跨境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
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中國區總裁黎志偉介紹,該集團和廣州港集團在推進南沙從點連成網(Node-to-Network,N2N)戰略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由于南沙發展了大量的航運服務,新加坡港和廣州港之間有20多條航線,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將廣州港確定為我們N2N計劃中提高全球網絡整體效率的重要合作伙伴。”借助本次大會,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與廣州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在南沙走向新高度。
劉煒表示,南沙發展臨港經濟已經到了由“物流旺”“港口旺”向“功能強”“能量強”躍升發展的新階段。有國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有港澳的協同聯動,有企業的集群集聚,南沙的臨港經濟必將形成大爆發,迎來“港”的璀璨、“產”的躍升、“城”的繁華。
21個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近70億元
隨著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大灣區(南沙)臨港產業集聚區”等重大平臺落地,南沙正加快打造吸引企業投資興業的成本洼地、服務企業干事創業的效率高地、助力企業發展興業的資源富地,萬事俱備,只待投資“東風”吹拂向“南”。
大會現場,中外運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沙港區國際物流智慧云港、美的國際物流總部等一批臨港經濟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近70億元。簽約項目涵蓋船舶運輸、供應鏈物流、國際船舶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等細分領域,預計新增近百億元營收產值,進一步豐富南沙臨港經濟業態,為推動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當前,‘發展看南沙、投資到南沙、好貨走南沙’已成為社會各界共識。”廣州港集團董事長黃波表示,“十五五”將投資200億元,推動南沙國際通用碼頭、南沙五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新增年通過能力1億噸、500萬標準箱,著力打造“效率品質港口”。同時深化港產合作,拓展保稅物流、中轉集拼,打造跨境電商樞紐港,支持南沙打造千億級跨境電商產業集群。
為進一步完善航運金融綜合服務配套,大會期間,灣區出口集裝箱(東盟)航運運價指數發布,廣州航運交易船舶估價平臺啟動,有力促進金融和航運兩個市場的有效連接,提升航運金融服務能級,充分展現南沙作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國家重大戰略性平臺經略海洋的發展雄心與行動擔當。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大會期間,南沙還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原)所長汪鳴等一批臨港經濟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業界資深代表,擔任廣州(南沙)臨港經濟發展咨詢專家,為南沙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咨政建言、出謀劃策。
向海圖強千帆競,踏浪而行卷千瀾。接下來,南沙將乘著全面建設海洋強省的東風,牢牢把握戰略地位、歷史方位、方向路徑、使命任務,努力搶占制高點、制勝新賽道、塑造新優勢,建設世界一流臨港經濟區,支撐廣州建設海洋創新發展之都,助力全面建設海洋強省。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