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公企業密集、高端人才匯聚的產業園區,如何以黨建工作破題賦能?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昌吉高新區”)給出了創新答案——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探索出一條非公領域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昌吉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昌吉州產業鏈黨建三年行動方案》,今年創新推出“整園升級賦能”工作方案,構建起“黨建鏈+產業鏈”雙鏈聚合的特色黨建體系。通過組織聚鏈、服務延鏈、創新強鏈三大工程,推動97家規上企業、2100余家中小企業形成“紅色共同體”,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紅色引擎”。
組織聚“鏈”:創新機制構建產業命運共同體
“能否在園區內構建供應鏈閉環?能否開拓中亞市場新空間?”企業家的訴求與園區發展規劃不謀而合。在昌吉高新區“園區說事”專項活動中,一場以“產業互聯互通”為主題的對接會促成23家企業達成合作,涵蓋創新共同體構建、數字生態培育、綠色產業協同等五大領域。
昌吉高新區企業聯合會黨支部發揮“紅色紐帶”作用,組建哈薩克斯坦考察團,推動“昌吉州高新區企業聯合會奇姆肯特海外倉”“中哈(奇姆肯特)產業園區”掛牌運營,為企業搭建“出海”跳板。同時構建“紅色幫扶網絡”,選派多名懂黨務、精業務的老黨員擔任片區負責人,通過“企業供需對接會”等機制,累計解決資金、人才等訴求20余項,真正實現“需求找得到、困難幫得上、問題有回音”。
昌吉高新區黨工委打破行政壁壘,構建起機關、金融、高校、企業“四方聯動”機制,建立產業鏈聯合黨委工作規則,實施“三項機制”改革,推動特變電工等龍頭企業與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鏈上命運共同體”。目前已促成多家企業建立原材料本地化供應體系,降低物流成本15%—20%。
服務延“鏈”:精準滴灌賦能產業能級躍升
6月25日,在新疆恒安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安紙業”)生產車間,9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月產能達1800噸,占據新疆紙品市場40%份額。“每三卷新疆用紙,就有一卷產自昌吉。”公司黨支部書記馬建梅介紹,2024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納稅1471萬元,黨建引領成為企業發展的“定盤星”。
恒安紙業打造面積150平方米的黨建館,融合入黨誓詞、“晉江經驗”、福建援疆等八大板塊,成為區域黨建示范基地。9個黨員先鋒崗覆蓋全車間,在安全生產、質量管控等環節發揮模范作用。作為新疆造紙產業鏈“鏈主”,企業鏈接福建援疆資源,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建共享,2024年獲評昌吉市“五個好”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
昌吉高新區黨工委構建“一核多級”黨建矩陣,培育出輸變電、電商等領域特色黨建品牌。恒泰建材“紅色引擎·創新工廠”等品牌效應凸顯,42個“三新”黨組織、409名黨員成為產業升級的“紅色尖兵”,通過“一鏈條一特色”創建,形成“支部建在鏈上、黨旗飄在一線”的生動局面。
創新強“鏈”:政產學研激活發展新動能
在新疆恒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泰建材”)智能化廠區,新能源攪拌車穿梭不息,數字大屏實時顯示生產數據。這家扎根園區十年的企業,通過與同濟大學、新疆工程學院共建產學研聯合體,占據全疆混凝土市場10%份額,核心產品連續十年保持昌吉市質量檢查榜首。
企業黨支部組建“黨員技術攻關小組”,將“把論文寫在車間里”作為創新信條。其牽頭的“產學研用”紅色聯盟,推動建筑固廢再生材料強度達C40標準,每立方米消納固廢800公斤,建筑垃圾資源化率突破70%。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通過校企協同創新,在工藝流程智能化、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收入逾250萬元,技術儲備覆蓋未來五年發展需求。”恒泰建材黨支部書記李林介紹,通過“黨建搭臺、科研唱戲”機制,企業累計獲授專利24項,主導編制2項國家行業標準,躋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行列。這種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的實踐,印證了“黨建強則創新強”的發展邏輯。
黨建領航再出發:繪制“整園升級”新藍圖
站在新起點,昌吉高新區正以“整園升級賦能”工程為抓手,實施四大提升行動:
——黨建示范引領工程:打造新鋁鋁業“黨建+科技”、博觀林“黨建+電商”等示范項目,推動“一企一品牌”全覆蓋。
——項目攻堅工程:在首航能源等重點項目設立臨時黨支部,實現“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
——紅鏈賦能工程:成立輸變電裝備制造產業鏈聯合黨委,每季度開展鏈上企業共商共建活動。
——服務提升工程:依托新疆黨建智慧平臺“一起益企”服務系統,建立訴求收集、分類轉辦、銷號辦結的閉環服務機制。
昌吉高新區組織部黨建干事鄭韶山介紹,2025年將重點推進“兩個覆蓋”攻堅,確保“三有”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到60%以上。通過“當好書記我來談”等互學機制,持續擦亮“聚力高新紅,融合產業興”黨建品牌,讓紅色基因成為園區最鮮明的發展底色。
從組織聚鏈到創新強鏈,昌吉高新區正以黨建為筆,在產業園區這片熱土上,書寫著非公領域黨建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的時代答卷。當“紅色引擎”持續發力,這條“黨建鏈”必將引領“產業鏈”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