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集聚;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福建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連續9年第一……這里是廈門火炬高新區,廈門創新驅動的主引擎、創新創業的主平臺。30多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持續做實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錨定“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黨的建設是廈門火炬高新區穩步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強大動力。近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積極探索黨建促創新、強產業、優生態的路徑,推動黨建和產業發展互融共促,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支撐。
激活基層黨建“神經末梢”
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織密建強基層組織體系,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線發展黨員,鍛造過硬黨員干部隊伍。2024年,廈門火炬高新區推進170余個黨組織完成換屆選舉;接收預備黨員113名,預備黨員轉正128名;共計2個基層黨組織獲廈門市委表彰,5名黨員、4名黨務工作者、6個基層黨組織獲市直機關工委表彰。
“兩企三新”(“兩企”指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三新”指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領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的組織和群體,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把“兩企三新”黨組織建設放在基層黨建總體布局中整體推進,推動企業培育和黨組織孵化齊抓,將黨的建設嵌入產業鏈、創新鏈,持續提高組織覆蓋率和工作覆蓋面。
廈門火炬高新區還創新了“1+N+X”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模式,打造園區“黨建共同體”,成功打造出多個非公領域黨建品牌以及廈門黨員教育實訓基地。
思想引領鑄魂固本
專題輔導講座、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讀書班專題學、線上學習……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勤學善思蔚然成風。各級黨組織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用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踐的本領。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聚焦主題、精準發力,引導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認識中央八項規定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一體推進學查改。黨員干部們紛紛表示,將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紅色引擎”驅動產業升級
如何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的問題?廈門火炬高新區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通過強化項目招引,加大土地要素保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深化“益企”服務,推動黨建與產業轉型升級同頻共振。
作為廈門市先進制造業高地,同翔高新城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創新能級提升,正是廈門火炬高新區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的生動寫照。同翔高新城片區指揮部黨支部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從企業所難、發展所需“小切口”入手,深入推進調查研究工作,解決真問題。黨建賦能產業發展成效突出,2024年,廈門市委授予同翔高新城片區指揮部黨支部“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同翔高新城片區指揮部黨支部先后推動海辰鋰電110千伏專用變及進線工程、廈門時代10千伏用電工程、220千伏天微變電站進線一期工程等項目順利送電。
黨建“紅色引擎”催生發展“澎湃動能”的故事,在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同樣頻頻上演。如科華數據黨委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鼓勵黨員帶頭成立“突擊隊”攻堅業務難題,并以黨建串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擴大“紅色朋友圈”,進一步開拓市場;海豹他趣黨支部以校企黨支部共建為抓手,依托福建省首個產學研創才一體化平臺——“科技紅盟”,與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深入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