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高新區田家河園區依托現代化工新材料主導產業,正聚集一批研發、生產動力電池核心部件新一代關鍵材料項目,打造發展新增長點。
電芯,是新能源動力電池的核心部件,把它拆解開來,其基本結構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等關鍵材料。在宜昌高新區田家河園區里,一批電芯關鍵材料項目正在建設。
這一棟棟車間廠房,屬于湖北弗思創新一代鋰電池電解液核心材料項目。今年梅雨季節到來前,19棟單體廠房全部封頂,施工轉入室內,即將開始設備安裝,預計今年年底可投入試生產。
湖北弗思創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左衛雄說:“我們這個產品的規模是1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它是鋰電池里面的下一代電解質,主要是解決現在電解質的3個問題,第一個是安全性,第二個是低溫性能,第三個是充電放電次數。”
以電解質生產的電解液,相當于電芯里的“搬運工”,在正、負極之間傳導離子,是動力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的保證。弗思創新一代鋰電池電解液核心材料項目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可以在田家河園區里就近獲取,這也是企業選擇落戶的重要原因。
左衛雄說:“從供應鏈角度來講,除了鋰之外,其他原材料這個園區基本上都能供,特別是宜化在我們旁邊,供我們關鍵的氯氣、二氧化硫、液氨,利用管道運輸來采購,我們落戶到白洋,實現了很好的產業鏈上下游協同。”
同樣是聚焦下一代技術和產品在續航、充電效率、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宜昌高新區正在打造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布局功能完善的硅碳負極產業園。湖北匠芯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創新型科技企業,也是首家落戶宜昌的硅碳負極材料企業,計劃投資10億元,通過兩期項目建設,推動新型硅碳負極材料在高新區實現產業化落地。
湖北匠芯硅碳負極新材料項目負責人楊士平說:“項目從2024年12月份開始施工,目前所有單體都已經封頂。接下來最核心的一個工作就是設備的安裝調試,為我們的試生產做準備,在八九月份就可以進入到試生產的階段。”
硅碳負極材料被業界稱為最值得期待的下一代電池材料,依托化工園區平臺和產業鏈等優勢,宜昌高新區積極招引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加速推動化工產業向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迭代升級。
宜昌高新區白洋工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高新區硅碳負極產業鏈鏈長譚本相說:“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原料優勢,因為我們有以和遠氣體等(企業)為代表的硅烷氣的供應,而硅烷氣是負極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占比達到了50%。我們在園區建硅碳負極企業,可以通過公共管廊解決(硅烷氣)運輸的安全和環保問題,所以很多企業愿意選擇依托硅烷氣的廠家來建廠,延伸產業鏈。”
近年來,宜昌高新區已簽約新能源項目26個,項目協議總投資超850億元,其中,邦普新一代電池正極材料項目錨定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目標,在今年內建成國內單體產能最大的磷酸鐵鋰車間;硅碳負極產業園已簽約硅碳負極項目6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額達101億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