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外骨骼裝備,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也能站起來、穩穩地行走。近日,在康道醫療展廳,一位體驗者頭戴傳感器,“身穿”康復機器人,伴隨著靈活的機械腿一步一個腳印穩定前行,不需要任何外力的輔助。
據悉,這套可以由患者獨立控制的外骨骼設備是康道(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道醫療”)自主研發的KD9下肢外骨骼步態訓練系統。“該設備采用人工智能交互技術,可以適時輔助患者實現獨立行走,抑制異常步態。”康道醫療研發總監陳永源說,該系統能夠滿足因神經損傷導致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不同功能階段的康復需求。“可以提供行走、踏步、坐站等多項訓練。而且內置患者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記錄和分析患者訓練數據,步行狀態一目了然。”
當下,青島高新區緊抓康復大學建設契機,高標準、高起點統籌和謀劃“中國康灣”產業發展規劃,打造引領國內康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高地,通過技術攻關、產業鏈協同、場景賦能、政策護航等途徑,打造全球領先的康復機器人產業集群。
康復機器人填補國內高端空白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發病率的不斷上升,康復醫療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特別是在我國,伴隨各部門對康復醫療產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以及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康復醫療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這種趨勢下,位于青島高新區的康道醫療積極擁抱變革,不斷創新和發展,自主研發生產了AI康復機器人系列、上下肢主被動運動康復機系列、多功能診療床及護理床系列等拳頭產品。其中,AI康復機器人系列以其先進的技術和顯著的康復效果,在市場上占據了領先地位。據不完全統計,該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了國內同類產品的30%以上。
“這些產品解決了康復醫療行業中的多個痛點。”陳永源說,例如,AI康復機器人通過精準模擬人體行走動作,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行走功能,不僅節省治療師人力,同時大大提高了康復效率和質量。主被動康復訓練系列則針對不同肌力等級的患者提供了個性化的康復訓練方案,有效解決了傳統康復訓練中訓練方式單一、效果不佳的問題。多功能診療床及護理床系列則滿足了醫療機構對于多功能、便捷、安全的診療和護理需求。
近年來,我國康復機器人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分析及發展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康復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約13.9億元,同比增長25.2%。康道醫療自主研發的步態訓練系統,相關技術打破了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高端康復機器人產品空白。目前,北京協和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及膠州中醫院等都配備了該款康復機器人產品。
圍繞“中國康灣”建設,青島高新區不斷夯實康復產業發展基礎,已具備了常規康復訓練類器具產業基礎,智能制造產業優勢突出。依托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圍繞康復大學,青島高新區集聚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眼科學院、青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青島眼科醫院、康復產業孵化器等一大批創新平臺,并引進了正仁慧康、康道醫療、形康三維等康復類企業,為康復機器人產業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和應用基礎。
啟動青島首個醫療領域具身智能項目
在醫療康復領域,具身智能技術將在手術輔助、康復治療、護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醫療服務。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作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進入國家戰略規劃。在該領域,青島高新區已經有所行動。
今年4月份,具身智能新產品項目啟動會在位于青島高新區的青島鈺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鈺仁醫療”)召開。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7億元,是青島首個醫療領域具身智能項目。項目由鈺仁醫療牽頭,匯聚了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西拉姆·羅摩克里希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齊向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生導師顧忠偉等專家,將通過產學研協同在腦機接口等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具身智能相關產品在大健康領域進行應用。研究成果將用于慢病管理、睡眠障礙、抑郁焦慮、術后康復以及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等方面。
前期,鈺仁醫療已被認定為“青島市微創先進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在全國25個多中心臨床研究基地積累了大量臨床數據,并在腦機接口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實現了“智能體”的自主學習與持續進化,相關產品即將進入臨床研究試驗。接下來,鈺仁醫療將牽頭擴大多學科交叉研究范圍,積極吸納多領域科學家的加入,深入挖掘各學科優勢,使具身智能相關產品在大健康領域得到更全面、更實用的推廣。
具身智能是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學科交叉合作研究。這一點,青島高新區的優勢非常突出。作為我國唯一一所以康復為主要專業的大學,康復大學的學校建設工作被寫入國家“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是著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新型研究型大學,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康復工程等專業,在外骨骼、腦機接口方面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為推動康復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學科后盾。
打造國家級康復機器人創新策源地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多維賦能構建全鏈條培育體系,青島高新區匯聚了孵化器、專業產業園區33個,已投入使用26個,規劃建筑面積約340萬平方米,能夠為康復機器人產業提供研發、中試、生產等所需的各類載體空間。
其中,康復產業孵化器是青島首家康復領域專業孵化載體,目前已引進培育康道醫療、領動醫療、健新醫療等80多個康復醫療項目;青島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招商網谷、藍灣創業園、聯東U谷等園區分別引進了安德溥科技、正仁慧康、懋煜醫療等優質康復醫療企業。青島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已集聚相關經營主體1000余家,擁有海爾生物、易邦生物2家市級鏈主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山東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3家,瞪羚企業12家,高企88家,“四上”企業54家,獲批二、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420余項,醫療器械備案1030余項。
此外,青島高新區近日發布的《康復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將聚焦康復機器人產業發展。一方面,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加強與中國機器人網等行業商協會的密切協作,積極拓展招商渠道。主動跟進與智元、優必選等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的合作,爭取項目落地生根或開展示范性場景建設;與傅利葉等醫療康復機器人企業建立聯系,探索在靈巧手、外骨骼、仿生技術等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合作。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本土企業。支持康復大學與海克斯康開展康復機器人研究合作,助力海爾機器人可穿戴外骨骼設備在消費場景的應用;鼓勵智騰微電子強化力傳感器和慣導傳感器在康復機器人中的應用,推動盈可潤行星減速機為康復機器人提供高精度、高負載能力的運動控制等。同時,打造康復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開放實驗室和測試平臺,開展應用示范工程,通過收集數據優化產品設計,提升用戶體驗。
(圖片來源:青島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