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漫步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小黃山層林疊翠,新孟河碧波蕩漾,城市街巷整潔有序……一幅宜居宜業的品質畫卷在安全善治的底色上從容鋪展。
今年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作為常州高新區城市建設與安全發展的主力軍,龍城國控集團以“標準化、智慧化、精細化”為特色,將“安全”轉化為可感知、可觸摸的服務品質,精心守護“一山一水一城”,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巡山
技防人防織密安全網
被稱為“城市綠肺”的小黃山山林面積達260多萬平方米,是常州市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文旅地標。目前,東山片區已開發為風景區,而西山片區還保持著原始生態風貌,一旦發生火情,只能靠人工帶著滅火器爬上山滅火。
去年,龍城國控集團實施“引水上山”工程,織密“技防+人防”一張網。通過在山頂建設容量達144立方米的儲水箱,鋪設了總長超2.6公里的輸水管道,山腳下的水源得以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山頂。配合5個紅外攝像頭和5個煙感監測點,覆蓋山林面積46.5萬平方米。西山片區就此形成了“水泵+管道+消防栓”的立體滅火系統,從發現火情到啟動消防栓供水僅需2分鐘,響應效率提升80%。
雖然有了水源和“天眼”,巡山人的眼睛和腳步依舊沒有停下。一支17人的專業防火隊和60名安保人員,采取“白天巡山+夜間值守”的工作模式,每日巡護里程超過40公里,默默守衛山林。
治水
高標高效智慧管護
常州高新區(新北區)水網密布,龍城國控集團承擔著其中868.33公里污水管線、193座提升泵站、338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以及新孟河23.2公里河道的養護工作。
通過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龍城國控集團將管道機器人智能巡檢、水質水負荷監測技術引入到污水治理中,并為常州高新區(新北區)10個鎮(街道)的專業維護作業人員配備了移動維護終端,建立起集“信息化+網格化+鐵腳板”的污水管網智慧運維體系。
今年以來,龍城國控集團運維涉及泵站維修的派單共計229件,智能預警準確率100%,泵站故障率下降12.61%;管網應急搶修共計派單125件,完成率100%。同時,龍城國控集團始終堅持“標準先行 技術賦能”的運維管理理念,針對管網、泵站、河道、農污設施等,修訂了多套《運維標準化手冊》,確保作業流程安全、標準、高效。“目前正在推進智慧化改造,逐步在沿線安裝傳感器,實時監測水位、流速等數據,為防汛調度提供科學依據。”龍城國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智城
智慧平臺賦能精細管理
作為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城鄉環境綜合管理的“智慧大腦”,城市大管家涵蓋環衛保潔、市政綠化、停車管理、公園運營、物業服務等。
如今,這個“智慧大腦”有了更為濃縮、便捷的載體——“龍控城悅智慧平臺”。通過龍控城悅智慧平臺和“智城APP”,城市管理觸角延伸至各個角落,實現快速響應、快速發起協同、一鍵責任到人的全流程管理服務。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累計接派工單超46萬單,整改辦結率超99%。
今年以來,城市大管家加快技改步伐,開始逐步安裝運行搭載360智能設備的“智慧”車輛。攝像頭能夠監測到駕駛員視線盲區的行人出沒并預警,降低車輛作業盲區帶來的風險。科技,正進一步提升現場作業安全水平。
未來,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將一如既往踐行安全發展理念,通過科技賦能和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區域安全治理水平,構建起立體化安全防護網絡,推動安全生產向智能化、標準化、協同化轉型,營造更加安全、宜居的城市環境,持續擦亮“高新”底色。
(圖片來源:常州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