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會員店地塊從批復到開工僅用時4個月;楊家河項目完成一期施工并對外開放僅用時5個月;大數據產業基地二期項目2-4號樓單獨驗收交付,使項目整體交付時間提前8個月……今年以來,濟南高新區加快實施城市更新,帶動城市品質、項目投資、產業發展同步提升,引領全區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助推城市經濟活力、文化魅力、綜合承載力穩步增強,高質量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中心區和高新東區城市更新項目占城市建設用地的76%
隨著城市發展,城市空間日益緊缺。濟南高新區充分利用濟南市級國空總規編制契機,進一步拓展全區可用建設空間、增幅達38%,空間格局調整為“五分建設、三分農田、兩分生態”,為未來10年留足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存量優化,在舊空間里打開新天地,成為城市空間優化的另一個方向。濟南高新區以城市更新項目推動城市蝶變,共策劃實施17個城市更新項目,總占地面積9萬畝,總投資2055億元。目前,已獲批項目數量由2024年的4個增加至7個,總投資由792億元增加至117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由82億元增加至152億元。今年全區城市更新計劃投資95億元,截至5月底已完成投資45億元,超時間進度6個百分點。
同時,新謀劃10個城市更新項目和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總投資883億元、居濟南市第一位。目前,中心區和高新東區城市更新項目總占地面積9萬畝,占兩大片區城市建設用地的76%。
未來3年,全區城市更新類項目預計可完成投資310億元。
以城市更新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舊空間里該打造什么樣的新天地?濟南高新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著力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首先,載體提檔匯產業。濟南高新區通過實施大數據產業基地、小鴨工業園等城市更新項目,增加了高端商業載體和消費業態,同步解決青年汽車等遺留問題,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產業注入了發展新動能。即將實施的世紀大道北、圍子山東等城市更新項目,將有效破解土地閑置低效、業態低端低質等問題,為優質項目、企業落戶提供新載體。
其次,提升配套惠群眾。建設鳳凰路壹號院、濟高攬岳等一批“好房子”,入選山東省高品質住宅試點項目;山姆濟南首店、海川中學、云上璟譽等項目落地,構建“生活+教育+居住”的完整生態鏈,提升區域商業競爭力,促進產業與消費的深度融合,持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另外,增綠添景繪生態。打造以春暉路為樣板的高品質城市交通廊道,串聯彩虹湖人才科技生態園、楊家河綠色提升等重點工程,實現道路提升、生態修復、塌陷治理與民生環境改善的深度融合,做到生態修復、功能修補“城市雙修”,引領提升高新東區開發建設水平。
城市更新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280億元
城市更新項目的推進,離不開資金、土地、審批等保障,濟南高新區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為城市更新賦能加力。
首先,拓寬融資渠道。依托金融集聚優勢,建立三級聯動融資服務模式,推動14家金融機構參與城市更新項目貸款,全區城市更新項目累計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授信280億元,實際到位55億元;探索合作開發,引入社會資金參與項目“投、建、管、運”,進一步釋放城市發展空間,減輕財政資金壓力。
其次,做好土地保障。將城市更新項目征供地任務分解至最小顆粒單元,持續優化拆遷、清表、補償、征供地等工作流程,采用“容缺+承諾制”全面壓縮征供地周期,從征到供時限由9個月降至5個半月。全區城市更新項目完成土地熟化2263畝、供地約769畝,實現土地出讓金51億元,土地要素保障相關工作指標在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中連續4年保持全市領先地位。
另外,提升審批時效。持續完善“拿地即開工”“風險承諾制招標”“單位工程單獨竣工驗收”等全市首推首創工程建設審批舉措,山姆會員店地塊從批復到開工僅用時4個月;楊家河項目完成一期施工并對外開放僅用時5個月;大數據產業基地二期項目2-4號樓單獨驗收交付,使項目整體交付時間提前8個月。
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將錨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目標,拉高標桿向外看、重整行裝再出發,堅持以產城融合和新型城鎮化引領“三次創業”新征程,將城市更新與“項目提升”緊密結合,深入謀劃編制濟南高新區城市更新項目三年實施計劃,制度化、清單化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統籌引領全區城市建設發展,努力在“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中勇挑重擔、再立新功。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