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作為全球高發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的形勢尤為嚴峻——發病人數位居惡性腫瘤第七位,死亡人數位居第五,死亡—發病比率高達93.8%。這如同一記警鐘,敲響在大眾的心頭。尤其在北方地區,食管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惡變率與死亡率在各類癌癥中位居前列,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
帶著對食管癌防治的關注,日前,筆者走進了位于淄博科學城科研東區的淄博康華醫學檢驗實驗室,一探江北第一家食管癌篩查實驗室的奧秘。踏入實驗室,“以科技創新呵護人類生命健康”幾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彰顯著實驗室的使命與擔當。
“淄博康華醫學檢驗實驗室占地50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億元,第一期已投入5000萬元。目前,實驗室建設已全面完成,具備獨立完成樣本檢測的能力,預計2025年完成到檢30萬例。”淄博康華醫學檢驗實驗室總經理孟祥董介紹道。淄博康華醫學檢驗實驗室引入了食管癌篩查的前沿技術——“新型食管細胞收集與智能分析技術”,開展了國內首創、江北首家的食管癌篩查項目。放眼全國,目前僅有上海和淄博擁有完整且獨立的食管腫瘤細胞標本檢測專業實驗室。
在食管癌早期篩查領域,長久以來都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以往的傳統檢測多依賴影像學方法,不僅容易出現漏診,且早期細胞病變階段難以發現;而傳統球囊拉網術不僅采集的細胞量少,還會對食道造成較大損傷,敏感性也不盡如人意。
針對這些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李兆申團隊研發出“食康1號”新型食管細胞收集器,基于流行病學信息,整合了人口學因素、細胞學定量分析、危險因素評分、病原微生物等多維數據信息,應用多元數據進行統計建模,創新建立食管癌高危人群風險評測模型,精準分流高危人群。
淄博康華醫學檢驗實驗室副總經理張海濤展示了這個神奇的小膠囊。“只需用常溫水送服,將小膠囊送至賁門位置,然后喝一杯溫水待細胞膠囊展開后輕輕提拉,就能無創收集到食管細胞,3分鐘即可完成取樣,一次采集的細胞量可達600萬到1000萬個。隨后,我們會進行前端的標準化處理,將這些細胞富集到特制的玻片上。”
除了神奇的采集器,實驗室還配備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專用高效樣本前處理及全自動食管細胞掃描分析系統,將玻片放入機器后,就能實現細胞全片智能定量分析,精準快速識別定位異常細胞。
目前,這項技術的敏感性達到了94.5%,特異性達到了91.9%,真正實現了用一顆小膠囊,在3分鐘內完成下咽、食管和賁門3個關鍵部位的細胞收集,讓腫瘤早期發現變得簡便、安全又高效。通過這項創新技術進行早期篩查,不僅能夠大幅降低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病例,更可提前3-5年發現早期病變,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先機。
“目前,實驗室每天接收來自內蒙古、河南等地區的檢測樣本300余例,輻射范圍正不斷擴大。我們計劃將樣本采集覆蓋全國,讓更多人能享受到這項技術帶來的便利。我們希望通過推廣這項技術,采用簡便高效的方式對龐大的篩查目標人群進行風險分層初篩,在初篩高危患者中開展內鏡精查,對于發生病變的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診療,提升淄博地區乃至全國的食管癌早期篩查水平,降低食道癌死亡率,為更多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孟祥董滿懷期待地說道。未來,隨著這項創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或許能讓更多人遠離食管癌的威脅,迎來健康新希望。
(圖片來源:淄博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