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炫技、機器狗后空翻、科技遇上非遺……5月24日,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青少年科技節首場活動——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中小學科技教育成果展亮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四屆青少年科學嘉年華活動。這場集科技、藝術體驗于一體的科普盛宴,吸引了數千名青少年沉浸式體驗。
活動現場,來自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40余所中小學校的師生們帶來了他們在科技教育領域的創新成果。展區內,北斗導航應用、無人機表演、智能機器人互動、機甲對抗等科技項目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為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天上午10點,科普展區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無人機在空中靈敏盤旋,時不時俯沖下來和小朋友打招呼……“無人機真的很靈敏啊!”小朋友們不禁發出陣陣贊嘆。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教育集團展臺前,擺放著天文望遠鏡、無人機等展品,吸引眾多青少年體驗觀摩。
“我從第一次接觸無人機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后來我加入了學校的社團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不斷進步,參加了各類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7年級(8)班學生王梓瑄說:“每次無人機飛到空中,就仿佛是我自己在自由翱翔一樣。”
“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的展區設計也體現了我們的培養邏輯,小學階段通過生物科技課程建立科學思維,初中階段借助實踐課題訓練跨學科應用,在低空經濟等項目中實現創新突破。”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教育集團(蘇州路校區)副校長許銘珊介紹:“每一件展品都對應著不同學段的能力進階,讓青少年近距離、沉浸式體驗科技魅力,探索未知的奧秘,培養創新的思維和實踐的能力。”
“快看!聲音越大,噴泉越高!”在烏魯木齊市第80小學展區前,四年級(12)班學生馬嘉赫正興奮地向圍觀同學演示“喊泉”。玻璃管中的水柱隨著音量的高低起伏跳躍,引來陣陣驚呼。“‘喊泉’利用了聲音振動控制水泵的原理,麥克風再把聲波轉化成電信號,就可以根據聲音大小控制噴泉高低。”
“我們帶來了航空航天、地貌、液壓橋梁等模型,這些都是孩子們自己的作品,還有三球體、摩擦靜電、‘喊泉’等模擬實驗,通過孩子們動手操作,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烏魯木齊市第80小學教育集團(南緯路校區)副校長秦友江(掛職)介紹,“同時,我校設置了無人機、編程、航模等課程,開展各類科技實驗、參加各類比賽,成績都很突出。”
不遠處,人形機器人和小朋友們“熱情”互動、機器狗馱著小朋友散步,還有后仰、空翻等高難度動作,引得孩子們追逐拍照。“這樣的科技展很好,見到了不少平時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高科技產品,尤其是很多都是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展品,現在的孩子很了不起!”市民淡明利帶著三年級的女兒前來看展,“我也很支持女兒繼續發展編程、人工智能的興趣愛好。”
異形齒輪、基因選育、高斯旋律、果蔬分揀機、球幕影院……另一邊,科普大篷車滿載幾十件科普展品依次排列,孩子們圍上來饒有興趣地體驗。市民李萱陪著10歲的兒子逐個體驗科普展品,她說:“這樣體驗式學習能讓孩子更直觀地理解物理知識,比課堂講解更生動。”
據悉,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持續深化科技教育和課程教學的融合,40余所中小學積極探索和實踐“一校一品一特色”建設。目前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已建成11所人工智能的實驗校,其中兩所學校已申報全國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學校。近年來區屬各中小學校也積極組織青少年參加各級各類的科技賽事,累計有213名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近2000名學生獲得自治區級獎項,3000余名學生獲得市級獎項。
(攝影:程亞娜)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