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近年來,阿拉善高新區著力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體系,鼓勵和引導大中小企業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加強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推動產品質量向高精尖邁進,產業層次向中高端邁進,為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走進內蒙古犇星化學有限公司噻蟲嗪生產車間現場,全自動化設備正有條不紊地高效運行。作為一家主要從事農藥原藥及中間體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該企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突破技術瓶頸,其自主研發的噻蟲嗪制備工藝通過創新性地采用含噻唑、噁二嗪及催化劑的混合體系,經精準控制的合成反應和優化的結晶工藝,實現了產品的高效制備。這項工藝創新不僅簡化了生產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更貼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需求。憑借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迭代,截至2024年底,該企業已累計獲得6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并于去年成功獲評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內蒙古犇星化學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盧威說:“我們年銷售噻蟲嗪原藥4000多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位居國內第一。去年我們的研發經費大概在3000多萬元。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科技創新是產業鏈強鏈補鏈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內蒙古三友化學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有機硅醫藥中間體及改性特種有機硅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作為國內特種有機硅新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該企業通過持續開展合成工藝創新、產品研發和設備升級,成功攻克了特種有機硅新材料工業化生產的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特種有機硅新材料的工業化生產。該技術成果不僅具備產率高、工藝可控、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生產過程易操作等顯著優勢,還順利替代進口產品,有效解決了國內特種有機硅新材料供給不足的難題,在多個產品線上穩居國內外市場領先地位。通過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力度,該企業成功獲得2025年第二批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為企業進一步開展科研活動、引進高端人才、購置先進研發設備提供了保障。
內蒙古三友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才山說:“我們堅持與高等院校加強聯系,開展產學研合作,與國防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就科技成果項目研發、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充分利用高校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人才儲備,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彌補企業內部創新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保障我們研發實力的持續性和先進性。”
企業要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項目、核心在強企、出路在創新。阿拉善高新區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健康成長,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讓企業在動能轉換中提檔升級、脫胎換骨。據了解,阿拉善高新區現有科技型中小企業15家,高新技術企業33家,擁有發明專利123件,實用新型專利998件。這些科創成果正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阿拉善高新區投資促進局科技辦公室負責人烏蘭圖雅說:“我們將聚焦園區產業現狀,以科技賦能為重點,以設備更新為抓手,引導和支持企業攻關核心技術,研發新產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隊伍,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助力企業跑出發展加速度。”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