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來,杭州因為“六小龍”再度出圈,但這座城市的創新故事遠不止于此。在蓬勃的科創生態滋養下,杭州更像一片藏龍臥虎的沃土——科技型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以顛覆性的技術和前瞻性的視野,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未來的想象。
4月15日,杭州市科技局舉辦解碼創新活力之城——探尋杭州科技型初創企業采風調研活動(第一期),新華社、中新社、浙江電視臺、浙江日報、浙江廣電集團首發傳播中心、潮新聞、科技金融時報、杭州日報、杭州電視臺、每日商報、西湖之聲等12家媒體相關負責人走進3家科創型企業,開啟了一場尋找“隱形高手”的探秘之旅。
西湖機器人: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尋常百姓家
走進西湖機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一只可愛的機器狗正在靈活地穿梭。它們不僅能輕松繞過障礙物,還能完成“繞過椅子走向紅色球”“蹲下鉆過山洞”等復雜指令。眼下,這家成立僅兩年多的企業正在推動具身智能技術落地民生領域。
“我們的機器人主打的是親民路線。”西湖機器人負責人介紹道。與市面上常見的工業級機器人不同,西湖機器人專注于民用市場,特別是在工業、養老、醫療、社區服務等貼近百姓生活的場景。在杭州古蕩街道和翠苑街道,這些機器人已經化身養老助手,可以輕松上下6樓為老人送飯送藥,還能陪老人聊天解悶。
西湖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EO杜海濤特別介紹了該產品的兩大優勢:一是預置了圖像檢測定位系統,使用者只需簡單添加傳感器就能快速投入使用,省去了復雜的二次開發;二是獨創的“大腦+小腦”系統,讓機器人不僅會思考、能理解,還能做出恰當反應。
談起杭州的創業環境,杜海濤贊不絕口:“杭州有兩所頂級大學源源不斷輸送人才,政府更像是貼心的‘服務員’,經常主動問我們需要什么幫助。這種科創氛圍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
昆泰磁懸浮:突破磁懸浮“卡脖子”技術
如果說西湖機器人展現了AI的“軟實力”,那么昆泰磁懸浮技術有限公司則用“硬科技”詮釋了何為“中國智造”。走進昆泰調試車間,試驗員們正在給剛剛完成裝配的磁懸浮分子泵做調試。
“可別小看這個不起眼的泵,”昆泰磁懸浮技術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韓雪博士笑著說道:“它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實現了我國磁懸浮分子泵國產化率‘零的突破’。”
韓雪博士介紹,這個被稱為半導體制造“真空心臟”的關鍵設備,在過去完全依賴進口。韓雪博士解釋道:“在芯片刻蝕過程中,需要將腔體抽到比外太空還真空的環境——達到10??帕。傳統機械泵就像‘油煙機’,會污染芯片;而我們的磁懸浮分子泵就像‘無葉風扇’,完全無接觸運行。”
“我們不僅解決了‘卡脖子’問題,還實現了性能反超。”韓雪博士介紹,如KTP-304磁懸浮分子泵抽速達350-570L/s,比國際主流產品高出20%以上,價格卻只有進口設備的70%-80%。目前除了半導體領域,這項源自北航院士團隊的磁懸浮技術,還在工業、精密儀器以及氫能源汽車等領域大顯身手。
西湖心辰:讓每個人的情緒都被呵護
科技的魅力不僅在于改變產業,更在于溫暖人心。在西湖心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體驗區,調研團成員打開“聊會小天”微信小程序,輸入“最近工作壓力很大”后,AI不僅耐心傾聽,還引導分析壓力源:“能具體說說是什么樣的工作任務讓您感到困擾嗎?”——這背后,藏著國內首個專注AI心理交叉學科的大模型。
“我們是國內為數不多使用真實心理咨詢對話訓練模型的公司。”西湖心辰總經理陳燕玲介紹,公司創始人、前谷歌AI科學家藍振忠教授帶領團隊解構了包括CBT(認知行為療法)、敘事療法等心理學流派,用真金白銀邀請來訪者進行50分鐘的標準咨詢對話,累計了業內最豐富的長程對話語料庫。正是這些數據,讓“聊會小天”能記住用戶長期以來的傾訴細節,實現真正有連續性的心理陪伴。
目前,這款免費小程序已服務超10萬用戶。而另一款“湯姆貓童伴機器人”則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它能回答“十萬個為什么”,用AI情感引擎精準識別兒童情緒,還能通過互動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據悉,作為西湖英才計劃A類人才,藍振忠獲得了西湖區給予的500萬元補貼,團隊還享受兩年房租減半、裝修補貼等政策。“杭州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讓AI心理這樣的交叉學科得以生長。”陳燕玲說。
(圖片來源:杭州市科技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