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科技局發布2023年度青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結果。名單顯示,青島市級孵化器中共有5家獲得A等級,位于青島高新區的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青島市工研院”)在列。
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青島標桿孵化器代表,青島市工研院自2013年開園以來,始終聚焦“高精尖”“硬科技”,著力實現“從0到1”的企業孵化,致力于打造國家級高層次硬科技育成孵化平臺,在國家級孵化器考核中連年獲評優秀。依托“技術轉移+產業孵化+創業培訓+金融賦能”四位一體的創新孵化業務體系,青島市工研院構建起覆蓋源頭創新到企業孵化、產業培育的成果育成孵化模式,并高標準建設海洋科技大市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截至目前,青島市工研院已累計對接科技成果8000余項,孵化高科技初創企業600余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8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超百家,累計實現相關產值超200億元,培育企業估值超150億元,引領帶動全市孵化行業發展。
走進位于青島市工研院內的新型工控芯片與工業軟件技術聯合創新實驗室,這里展示著道蒞智遠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研發的自主可控高性能控制器,它破解了新能源控制領域的關鍵難題。據悉,該實驗室由道蒞智遠與兩家產業頭部企業同青島市工研院四方共建,合力破解能源芯片和關鍵工業軟件技術難題,致力于打造我國下一代能源工控與智能系統創新產品。
作為科技型企業,道蒞智遠是青島市工研院的重點引進項目。該企業深耕新型能源群控系統架構,在陸上風電新能源和海上能源裝備等領域協同發力。“作為70%以上員工都是技術人員的初創公司,我們是幸運的。”道蒞智遠副總經理于海波表示,青島市工研院給予企業“量體裁衣”式的服務,并鏈接了大量外部資源。道蒞智遠落地青島第一年便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兩年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在2021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青島賽區)中獲一等獎。2022年,公司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23年,獲得中國頒發的“ICSC創新企業”獎項;2024年,完成國內首個單體最大的風電場主控改造項目。
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青島市工研院不僅和大中小企業串聯產業鏈,還和高校、科研院所融通創新鏈,形成了資源集聚高地。在青島市工研院里,一同入駐的企業不僅是物理空間的“上下樓”,更是產業鏈中的“上下游”。把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負責人通過“CEO下午茶”等活動聚在一起,為各種合作提供了可能。例如,青島中誠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第一代”微孔輕量級新材料可用于頭盔、護膝等高速運動防護裝備的生產。依靠它,中誠高分子“敲開”了韓國一家世界頂級防護頭盔制造企業的“合作之門”,增添了超千萬元的營收。而這樣的“大買賣”,就是中誠高分子與青島草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一次“CEO下午茶”活動上“喝”出來的。
此外,青島市工研院還依托海洋科技大市場“青島好成果”系列品牌活動,推動了青島芝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附加值微生物代謝”項目的落地轉化,幫助企業與青創投達成投資合作;推動青島科技大學與青島蔚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成生物學產業創新研究院共建合作、與青島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納米抗體研究聯合實驗室及科研項目合作等。
產業園區、孵化器是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平臺。近年來,青島高新區不斷強化園區平臺載體作用,構建起“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產業園”的全鏈條孵化模式。聚焦科技創業孵化育成體系建設和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培育,青島高新區將各類科創平臺作為孵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
以成果轉化為核心,青島高新區不斷提升孵化載體能級。2024年,全區新獲批25家青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青島市級以上總數達到127家,實驗室總量達到40家。與此同時,強化成果轉化平臺布局,形成了包含35家單位的中試基地建設儲備庫,建成并運營市級公共研發服務平臺3個。接下來,青島高新區將繼續聚焦全鏈條“雙創”因素,推動孵化載體充分利用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與定制化服務體系高效服務企業,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
(圖片來源:青島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