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潮涌,奮楫爭先。阿拉善盟落實“六個行動”部署推進會指出,深入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節水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關系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近年來,阿拉善高新區、示范區堅決把節水行動作為破解“水困”的重要抓手,科學精準制定行動方案,進一步量化任務目標、細化工作舉措、加強協同配合,切實管好、用好每一滴水,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資源支撐。
巴彥木仁蘇木巴彥樹貴嘎查農牧民馬明2024年種植了100畝葫蘆和500畝玉米,往年每到灌溉時節,他常常連續好幾天徹夜不眠地守在水閘旁。去年,蘇木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將智能灌溉技術引進至巴彥木仁蘇木,使農業生產和農牧民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只要通過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就可以對秧苗進行灌溉,將滴灌埋于地膜下可大大減少灌溉期間水分蒸發,智能灌溉系統還能將水、肥一體均勻地送至每棵秧苗,在穩定產量的同時,節約用水。
馬明說:“2024年以來,蘇木綜技中心對種植農作物灌溉系統進行改造升級,根據我們種植的作物生長特性,以滴灌為主,同時配合使用微噴灌技術,實現精準灌溉,有效減少用水量,與過去相比,節水30%以上。”
阿拉善高新區鄉村振興辦河湖和水資源管理室主任賈勃表示,下一步,阿拉善高新區、示范區將堅持“開源、節流、挖潛、布網”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著重推進節水產業化、水權市場化、管理數字化、水網系統化,努力營造全社會節水、惜水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阿拉善高新區、示范區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向節約用水要空間,向集約用水要發展,全力推動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轉變。作為阿拉善盟工業主陣地、主戰場,阿拉善高新區工業用水在總用水量中占比較高,因此,如何實現工業有效節水顯得更為迫切,這也是阿拉善高新區做好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文章的生動實踐。位于巴音敖包工業園區的內蒙古靈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園區用水大戶,企業要高質量發展最大限度節約集約用水,降低取水、用水成本是企業優先考慮的問題。
內蒙古靈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高貫文說:“我們對節水改造項目整體規劃建設,針對不同廠區水質特點、不同裝備工藝流程,制定了分步分裝備中水資源合理化分配及回用的工藝技術改造路線,實現廢水‘零排放’,公司年均節水量可達163萬立方米,每年產生的節水成本達1230萬元,真正實現了‘節水+治水’雙贏的目標。”
工業企業節水是節約用水工作的“重頭戲”。在阿拉善盟滬蒙能源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00萬噸煤焦化配套2×240th干熄焦項目建設現場,伴隨著呼嘯的汽笛聲,一列滿載紅焦的焦罐車緩緩駛向提升井架,提升機提起焦罐,經過裝入裝置,再由低溫惰性氣體由循環風機鼓入干熄爐冷卻段紅焦層,吸收紅焦顯熱,進行發電,實現了能源的循環利用。
阿拉善盟滬蒙能源實業有限公司干熄焦車間主任王金芳介紹說,截至目前,阿拉善盟滬蒙能源集團干熄焦項目已經投入資金7.5億元,主要建設兩套干熄焦爐、兩臺余熱鍋爐以及配套的汽輪機發電機組,現在已經實現部分投產。投產后每年可實現節約用水100萬噸左右,每年可實現發電量4.8億度。
據了解,干熄焦余熱利用技術是通過余熱回收、節水改造以及磁場抑制晶體生長等技術,有效提高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能效,減少能源消耗,實現工業生產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5年,阿拉善高新區、示范區以落實推進“六個行動”為抓手,“精打細算”“從嚴從細”管理水資源,扎實開展深度節水控水行動,重點推進工業節水減排。通過完善園區取用水管控體系,強化“審、批、取、供、用、節、排”全過程管理。同時,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老舊小區地下水管網改造,有效實現城鎮節水降損。
阿拉善高新區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二級主管蘇學峰說:“我們將繼續從生態發展高處著眼,從技術細處著手,科學挖掘節水潛力,不斷提高節水實效,充分激發產業發展用水主體的節水內生動力,助推企業綠色發展的同時,集中打造一批節水型企業新標桿,示范引領高效節水,以點帶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