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與韓國國防部就實施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工作達成一致,韓方將于9月12日向中方移交志愿軍烈士遺骸和相關遺物。9月9日上午,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此次活動的相關情況。
“戰爭年代,無數先烈用生命守護家國;和平年代,讓‘無名’烈士成為‘有名’英雄、幫助他們與親人重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退役軍人事務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開展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鑒定保護、為烈士尋親,對銘記英烈的犧牲與奉獻、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奮進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緊盯烈士籍貫地溯源、陳舊遺骸DNA提取等領域技術發展趨勢,突破戰爭遺骸DNA提取、復雜親緣關系鑒定等關鍵技術難題,率先成立了國內遺傳標記類型最多的烈士遺骸DNA數據庫及相關烈士親屬DNA數據庫,為復雜親緣關系鑒定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該中心持續推進“為烈士尋親”工作,完成已迎回前11批981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鑒定比對,并成功為28位在韓志愿軍烈士確認身份。
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隨著新一批烈士遺骸歸國,多項工作將有序開展。我們將按照既定工作安排,盡快開展第十二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DNA信息提取工作,做好已迎回烈士遺物整理和辨識分析,盡可能多地獲取烈士身份信息線索,穩步推進相關烈士親屬信息摸排及采集工作,盡快開展鑒定比對。”
記者了解到,退役軍人事務部正全力推進有關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相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于近期正式立項并啟動實施。該項目是退役軍人事務部的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旨在推動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人類陳舊骨骼遺骸多模態精準鑒定標準體系,力求突破性提升我國烈士遺骸身份鑒定成功率,為我國烈士遺骸鑒定工作提供核心科技支撐。
“相關工作的開展,不僅體現了國家對先烈的尊崇與緬懷,也展現了我國在遺骸鑒定領域的技術進步與綜合實力。”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有關負責同志說。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