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市場監管總局在落實文件的過程中,找準了推進企業、產業、區域質量提升的切入點,同步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以務實舉措推動質量強國建設落地見效。”8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說。
羅文介紹,具體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深入開展質量強企方面,推動全國27.9萬家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面向中小微企業組織開展質量素質提升、質量認證升級等系列活動,對200余萬家企業實施精準幫扶,參與提升行動的小微企業年度營收平均增長9.7%。出臺質量融資增信措施,幫助3萬家企業獲得貸款超過2000億元,為企業質量改進升級注入了源頭活水。
二是在推進實施質量強鏈方面,有效發揮質量在支撐產業建圈強鏈過程中的作用,面向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組織實施質量強鏈十大標志性項目,完成精度計量測試、先進檢驗方法等146項攻關任務。帶動各地實施質量強鏈項目1724個,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1331個,4200家鏈主企業、25萬家鏈員企業積極參與,增強了產業鏈上下游穩定性和可靠性,推動了重點產業質量競爭力有效提升。
三是在培育建設質量強縣(區、鎮)方面,制定質量強縣培育建設方案,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動超過1200個城市實施質量強縣戰略。建設數字化服務平臺,將首批580個城市納入培育庫,促進城市加強質量監測和比對提升。
四是在強化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成208項計量基準、7.4萬多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8萬多種國家標準物質,國家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更加完善。批準發布國家標準1.3萬余項,主導制定國際標準1079項,標準在引領產業發展和消費升級中的作用更加顯著。新增檢驗檢測機構4138家,規劃建設國家質檢中心874家,質量基礎設施先進要素不斷向培育新質生產力聚集應用。
羅文表示,下一步,總局將緊扣質量強國建設目標和人民群眾關切的質量問題,進一步完善質量政策措施,全面加強質量管理,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質量支撐。
羅文同時指出,我國市場規模龐大、發展空間廣闊,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優勢。發揮好這個優勢,需要大力破除地方保護、及時防止和制止市場壟斷,維護好、建設好全國統一大市場。“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總局在暢通和做強國內大循環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機制,消除了一系列制約要素資源流動的堵點卡點。
羅文強調,“十五五”時期,將繼續聚焦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這一重要改革任務,以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以更實舉措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全力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大舞臺。
(圖片來源:中國網)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