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洋)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也為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歐美日韓等主要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機構都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紛紛將其納入戰略規劃,積極探索其在審查工作中的應用。
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運用人工智能輔助審查持何態度,人工智能的推理結果是否可直接作為審查意見?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舉辦的 6 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蔣彤對上述問題給予回應。
蔣彤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直高度關注人工智能對知識產權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我們海量的知識產權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非常適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系統開發、技術訓練和迭代升級。”為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上線了專利智能審查和檢索系統,并在基于發明構思的智能語義檢索、局部外觀設計的圖像檢索、案卷自動聚類分配等多個業務場景開展試驗,展現出很好的應用前景。
“近期,我們將進一步升級人工智能在專利審查工作中的應用,通過提高檢索專利對比文件準確度等方式,助力審查員更好理解發明構思、更快進行技術分析,為審查提質增效提供更有力支持。”蔣彤說。
與此同時,蔣彤強調,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人工智能在專利審查中的應用,發揮的是輔助審查的作用,其產生的推理結果,不能直接作為審查意見。審查實踐中,審查員必須按照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的規定,依法客觀作出審查結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