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袤的西北旱區,貧瘠的土壤和匱乏的資源長期制約著農業發展。過度依賴化肥導致的土壤生態破壞和農產品品質下降,更讓這片土地一度陷入發展困境。近年來,甘肅農業大學綠洲農作制研究團隊聯合國家綠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衛東團隊及其他崗站科研人員,以創新成果為西北農業解鎖了綠色發展的“生態密碼”。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小暑季節,在海拔4450米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阿扎鄉青稞田里,農戶仁青朗杰輕撫沉甸甸的麥穗:“專家帶來的新品種抗寒耐旱,產量還高,咱高寒地上也能長出‘金種子’了!”這片豐收圖景,正是山南市以科技賦能糧食單產提升的生動縮影。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近日,貴州榕江遭遇特大洪水,洪峰在4天內兩度過境城區,超4萬群眾緊急轉移。當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隊伍迅速集結,奔赴榕江展開抗洪搶險。救援隊伍以科技為刃、協同為盾,筑起抗洪搶險的鋼鐵防線。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7月1日,記者從福州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該校校長吳明紅率團出訪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雙方簽署《福州大學-拉曼大學未來技術聯合研究院合作協議》。吳明紅院士還與拉曼大學校長、馬來西亞科學院院士、拿督尤芳達教授等共同為聯合研究院揭牌。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6月27日,在天津濱海高新區2025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天津遠山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遠山醫療”)首席管理顧問張繼梁介紹了企業在天開華苑科創園高質量發展成果。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7-02
-
6月27日,記者從天津濱海高新區召開的2025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實施辦法自2024年11月出臺以來,天開華苑科創園已經探索出“零門檻費+里程碑支付”“開放許可+保險兜底”和“專利許可(轉讓)+聯合研發”三種“先使用后付費”落地模式,促成14項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7-02
-
?7月1日,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室、青海省干細胞及細胞制備中心(籌)揭牌儀式在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舉行。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近日,江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的黑芝麻新品種“贛黑芝618”與江西省佳禾上品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簽署了經營轉讓協議,轉讓金額為100萬元。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近日,“粵港‘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筑產業發展周”在香港舉行?;顒悠陂g,作為全國首個聚焦模塊化建筑的產業聯盟,粵港澳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筑產業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揭牌,《粵港“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筑跨境貿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布,8家來自廣東的模塊化建筑生產企業獲得首批“組裝合成”制造商認可證書。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2
-
7月1日,位于北京世園國際旅游度假區的世園古生物研學基地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該基地以沉浸式展廳為核心,融合化石展覽與研學實踐,開創“從遠古到未來”的自然科學教育新模式,打造了“科技+生態”科普教育新標桿。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客廳空間大,主臥帶飄窗,比我想象的還要敞亮!”6月30日,廣州市南沙區坦尾村更新改造項目實現首棟封頂,村民李叔手持激光測距儀,在樣板間里來回丈量,眼角滿是笑意。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走進梅里斯區梅里斯村的瓜田,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曾經,皮薄肉脆的薄皮甜瓜因貨架期僅三四天,始終困在“家門口銷售”的困局里。如今,在黑龍江省西甜瓜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和國家西甜瓜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的聯合推動下,這個“中國甜瓜之鄉”正上演著產業突圍記。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近日,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科協聯合甘孜州澤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無廢云端 我們在行動——小手拉大手 共建綠色家園”青少年環保科普活動,300余名中小學生參與其中。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6月29日,由大連藝術學院牽頭發起的“生命健康產教聯盟”在遼寧省大連市成立。生命健康產教聯盟旨在打造全國性產教融合協作平臺,將整合藝術、農林、醫學、心理等多學科領域資源,圍繞藝術療愈、園林(藝)康養、AI智能輔助、適老化設計、康養產業未來發展等領域開展教學和科研,連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促進技術共享與協同創新,深入推進產教融合。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6月24日,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紅楓科技園舉行共建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省級)簽約儀式。這是繼今年4月雙方共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后,校地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5-07-01
-
近日,由國防科技大學主辦的“高地融創”暨湖南省“湘域湘質”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大會在湖南長沙成功舉行。300余家軍工企業、行業優勢企業及金融單位代表千余人參加,共商科技成果轉化發展路徑。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近日,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第一期“科聚新聲”網絡新媒體主題沙龍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舉辦。沙龍以“科學破壁戰:當硬核知識撞上流量時代”為主題,探討在短視頻與社交媒體浪潮中科技內容的有效傳播與科普形式的創新突破。沙龍邀請了在科技自媒體領域深耕多年的專業人士分享觀點與見解。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仲夏時節,新疆克州最閃亮的甜蜜名片必屬無花果。阿圖什市新疆海德坤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智慧大棚里,無花果沿著枝條節節攀升,阿孜汗村的百年無花果樹上也是碩果累累。一條圍繞無花果的三產融合發展產業鏈正茁壯生長。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6月27日,在哈爾濱市雙城區示范基地的大麥青貯收獲現場,項目研發人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站長刁艷玲研究員向觀摩人員展示技術成果:“通過早熟大麥與早熟大豆的茬口銜接,我們實現‘一田雙收’,既填補了7-10月優質飼草缺口,又使土地利用率提升至100%。
來源:科技日報2025-07-01
-
6月24日,大連市規劃展示中心一樓北區展廳人頭攢動、科技感十足。中國廣核集團“核鑄未來”清潔能源科普市集第13站亮相大連。這場“硬核科技秀”以其科技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為大連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核能科普盛宴。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