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旅順小白樓土地股份農業專業合作社、大連城利大櫻桃研發培育中心以及旅順口區愛軍家庭農場三家單位成功入選省級生態農場。這不僅是大連市旅順口區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成果,更是對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動。一直以來,旅順口區持續深化土地資源整合,積極探索生態種植新模式,推動生態農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小白樓結出“黃金果” 鄉村振興譜寫新篇章
大連旅順小白樓土地股份農業專業合作社是旅順口區龍頭街道東北山村集體組織合作社,曾獲得“大連市示范合作社”稱號。據東北山村選調生、黨總支書記助理劉乃歆介紹,2017年,東北山村村兩委針對村民個體“賣果難、賣果賤”的問題,注冊成立了小白樓農業專業合作社,把村民的力量和資源集中起來,申報注冊了“龍頭小白樓蘋果”品牌。合作社成立以來,秉持“姓農屬農為農”的理念,圍繞規范發展和質量提升,不斷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充分發揮服務農民、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的功能作用,為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東北山村生態農場采用生態種植技術,利用等外果自制酵素,依托臨海優勢進行魚蛋白生態發酵,充分利用馬糞、牛糞、雞糞等天然堆肥發酵,減少化肥使用,保證了土壤的生態活力。同時該村采用滴灌技術精準供水,節約水資源;以生物防治替代化學農藥,減少污染,保護了生態平衡,實現了生態與發展的良性循環。
如今,東北山村的蘋果已實現大范圍、大規模生產,合作社還合作建立了分揀和銷售產業鏈,走進新擴建的1000㎡分揀車間,智能分選線有條不紊地運轉,“不同規格的蘋果在智能分選線上可以按大小自動分級,這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劉乃歆拿起一個90mm規格的蘋果邊展示邊說道:“這是我們最大規格的蘋果,是村里名副其實的‘金疙瘩’。”農場現已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關鍵力量,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使“東北金”品牌成為鄉村振興的閃亮名片。未來,農場將立足現狀、著眼規劃,持續提升產品品質,拓展市場,完善產業鏈,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科技促豐產 生態發展不斷創新模式
大連城利大櫻桃研發培育中心是“中國農業大學遼寧省優秀頭雁教學基地”。記者了解到,中心依托成熟的櫻桃種植、繁育、銷售及推廣渠道,成功打造“岱安那”西梅品牌,開辟了旅順地區水果產業發展的新路徑。作為東北首家西梅大規模種植園區,中心采用源于西班牙、澳大利亞的先進改良叢狀型修剪技術,即無主干型修剪,顯著增強了果園通風透光性,提升了果實品質,便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徒步式果園管理,四年即可進入豐產期,較傳統樹形提前2到3年。
中心經理于冰介紹:“我們利用蘑菇棒與農家肥保障土壤肥力,實施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管,確保西梅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中心還積極探索生態循環模式,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寶貴資源,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愛軍家庭農場是一家綜合利用陸地大櫻桃、大田作物和畜牧養殖資源的家庭農場,2025年被授權使用旅順大櫻桃農產品地理標志。農場堅持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秸稈堆漚還田等農業技術措施,采取自采與外銷相結合的經營方式,確保產品新鮮度與可追溯性。在愛軍農場,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精心呵護。農場通過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減少環境污染,提升土壤肥力,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農場還積極發展農業旅游,讓游客在體驗農耕文化的同時,感受生態農業的魅力。
截至目前,旅順口區共有國家級生態農場2家,省級生態農場9家,探索出多種適宜旅順口區的生態發展模式。旅順口區將進一步加大對生態農業技術的支持力度,將生態農業技術、現代先進裝備、綠色低碳理念等引入農業發展的實踐主體建設;通過現場培訓、農業大集和多媒體等手段加強生態農業宣傳,推動更多農場走上生態發展之路,推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發展,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