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9月12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專題論壇上,北京市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統籌工作機制正式發布,聚焦創新策源、產業轉化、場景應用和產業落地,打造全鏈條融合發展的“北京模式”。
近年來,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探索建立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已經形成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基礎和系列融合發展模式,聚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前布局產業前沿領域、搶占未來制高點。
北京高校、研究機構等將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北京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融通發展,著力加強面向產業轉化的有組織科技創新。用好已形成的自然科學基金“市-區-企業”共同出資聯合基金模式,引導企業出資、出題。優化“領軍人才+新型研發機構”模式,進一步發揮北京智源研究院、北生所、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的作用。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市場競爭中,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的作用將更有力地被激發。
數據顯示,北京市目前共有1475家企業設立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1000家。北京將進一步強化在區塊鏈與先進計算、RISC-V等強應用牽引產業領域形成的“科研機構+企業”模式,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全鏈條協同攻關”。
根據產業特點,發揮好政府部門作用,在生命安全等強監管產業領域,科研單位、產業發展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協同聯動推動產業發展,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
面向前沿科技攻關,北京提出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統籌工作機制指出,建立部門間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工作機制,科技部門將立足當好驅動創新的“策源部門”和推動產業發展的“孵化部門”,加強“0-1”原始創新引領;各行業主管部門將著力增強“1-10”“10-100”科技創新轉化、產業化發展能力;各區重點聚焦抓產業落地,一體化推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和生態構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