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科技廳擬推薦10個案例入選“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2025)”,并予以公布。記者看到,其中第二個案例為智能微納連續流制造關鍵技術及系列工藝,引領醫藥化工制造劃時代變革。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化學合成領域的每一次創新都可能為人類健康和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江西師范大學流動化學與工程研究院試驗室,江西師范大學校長陳芬兒院士團隊正在同時開展多步高效合成草甘膦的連續流新工藝、基于酶—化學法的培南類關鍵中間體4-AA連續流新工藝、多步高效合成維生素B6的全連續流新工藝的階段性實驗。
該團隊骨干研究員趙衛華說:“江西師范大學連續流動化學與工程研究院團隊于202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團隊開展的是全連續流專項中前四個階段的連續流反應,每一階段的產物是后一階段的原料,這樣一步步串聯起來實現全連續流。”
“這些裝置的使用,使得反應過程中的混合、溶劑切換、放熱反應和副反應控制等關鍵環節得到了有效管理。我們團隊的目標是解決工業生產中‘卡脖子’難題,讓產品參與國際競爭,達到世界一流水準。”趙衛華說,全連續流是一項非常前沿的高新技術,在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品質量等方面體現出巨大潛力,具有本質安全、綠色、降本、智能等特征,將引發精細化工、醫藥、石油等制造技術革命性變革。
連續流實驗設計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團隊使用了包括微通道流反應器、微混合器、連續分離設備和連續過濾器在內的多種裝置,對連續流合成工藝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精確的研究和控制。
據悉,這項研究成果可大量減少廢物污染、提高生產安全性和效率,重塑了傳統化學合成過程,并將顛覆傳統化學工業生產模式,實現產業生產的革新。
此外,記者了解到,該團隊根據技術成熟度和市場需求,將“維生素B6、草甘膦全連續流合成新工藝”等系列成果在醫藥、化工、農藥等領域高價值轉化,簽約總金額達1.38億元。
該案例由領軍科學家牽頭,靈活選擇許可、轉讓、合作等多種方式,形成了一套高效、靈活的轉化機制,加速實驗室成果在江西省內外落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成果轉化產生更多經濟效益。
(受訪者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