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體系化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圍繞加強科技創新陣地建設、提升創新平臺建設運行質效、加快前沿科技攻堅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打造一流科技創新生態等6個方面,提出了24項具體任務,旨在體系化推進四川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方案》明確,要強化成都創新樞紐和創新策源功能。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在外資研發、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方面,復制推廣一批北京中關村、上海浦東等地區先行先試政策。推進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科學中心)建設,集聚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等創新平臺。
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區的興隆湖湖畔,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天府興隆湖實驗室、成都盟升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錯落分布,“實驗室”“大裝置”“國家隊”等科技力量的匯聚,讓這里成為了全國最具活力的科創區域之一。“從人才聚集、基礎設施的變化,可以感受到近年來科學中心的創新環境及氛圍越來越好。”成都匯蓉國科微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宗福說,此次印發的《方案》將助推更多創新平臺落地科學中心,有助于進一步加速企業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在省級層面首次明確了省域副中心科技創新建設定位和布局,提出支持德陽、宜賓、瀘州、南充、達州等地聚焦本地優勢產業打造特色創新高地。比如,支持德陽推進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德陽大學科技園等建設,加快建設高端裝備科技城,支持瀘州打造川渝毗鄰地區(瀘永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等。
“德陽將搶抓國家‘雅下’水電工程、風光儲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建好德陽大學科技園等平臺,加快建設‘世界級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和‘高端裝備科技城’,推動產業做大做強,為全球能源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德陽力量’。”德陽市經信局局長龔軍說。
此外,聚焦科技創新支撐特色優勢產業基礎不牢、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方案》“對癥下藥”,提出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進裝備、生物制造、清潔能源、先進材料6個重大科技專項,圍繞重點產業鏈科技攻關,每年布局實施100項從“從1到10”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為重點產業建圈強鏈提供更多科技支撐。
同時,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方案》明確每年將實施100項“從10到100”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產出一批引領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標志性產品。圍繞四川省“15+N”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重點推進實施中試平臺建在產業鏈上專項行動,分級分類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熟化平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