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指導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等單位舉辦的玉米種質資源改良和精準鑒定工作推進會暨優異種質田間展示會在哈爾濱市舉行。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姜以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郭剛剛等出席會議。
目前,我國玉米育種面臨遺傳基礎狹窄、基礎種質對外依賴度高和品種同質化嚴重等突出問題。為實現我國種源自主可控,提升玉米種業核心競爭力,農業農村部按照種業振興部署要求,在前期普查和精準鑒定基礎上,于2024年啟動實施了玉米種質資源改良計劃(簡稱CGEM計劃),旨在對普查引進收集和鑒定篩選出的優異資源進行改良轉化,把難以直接利用的原始資源轉化為“能用、好用、想用”的優異新種質,以持續推動我國玉米基礎種質原始創新,促進突破性新品種的培育,夯實大面積單產提升的種源基礎。
會議指出,在新的形勢下,要加快種質資源改良創新,推動優異資源的共享利用;要強化緊密協作,推動公益性科研與商業化育種有機銜接;要強化機制創新,建立健全規范運行、務實有效的配套制度,推動工作走深走實,為種業振興提供堅實的種源支撐。
劉旭院士對玉米種質資源改良和精準鑒定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下一步要繼續加強育種急需性狀的精準鑒定,玉米種質資源改良計劃要出經驗、出人才,做成科企深度融合的典范,為其他作物的種質資源改良做好表率,通過5-10年的努力,打破過多依賴國外種質的局面,基本解決品種同質化問題。
與會專家和代表對田間展示的50份優異地方品種,以及利用優異地方品種改良創制的300余份導入群體、改良系等進行了聯合鑒評,現場申請共享利用的優異資源2200余份次。
據統計,自2021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玉米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專項以來,已針對我國1.4萬余份庫存資源開展了育種急需性狀精準鑒定,發掘出363份抗逆、抗病、早熟高產優異地方品種等資源。玉米種質資源改良計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聯合全國50余家優勢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充分利用精準鑒定獲得的優異資源,創建了適合不同玉米主產區的基礎改良群體,以及適合于不同生態區的500余個導入群體,同時搭建了玉米種質資源改良信息系統。
全國52家科研院校和34家種業企業單位共23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