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招聘41家企業185個國際化崗位、10家企業人才代表受聘為“戰略人才招引官”、啟動建設“外籍留學生見習(實習)工作站”企業分站……
近日,在南京新港高新園舉行的“2025國際人才供需對接系列活動之外籍人才走進新港”活動上,科創型企業和外籍人才成為主角,臺上臺下英文對話、專業交流,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名外籍人才在這里找到心儀職位。
南京新港高新園充分發揮國家級經開區與國家級高新區“雙國字”平臺優勢,不斷提升硬實力、優化軟環境,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為園區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海外人才“愿意來、干得好”
2019年,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的秘魯留學生梁圣珠加入海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攻克無定形固體分散體(ASD)技術的應用難題。
全球難溶性藥物市場規模超千億美元,但長期儲存易產生結晶風險,必須通過長達24個月的穩定性測試,導致新藥上市周期漫長、成本高昂。
“這不僅是科學難題,更是壓在企業身上的經濟重擔?!绷菏ブ楸硎?。通過上千次溫濕度控制實驗與熱動力學模型驗證,她創新性地建立短期實驗與長期穩定性的定量關聯模型,在行業內首創穩定性預測技術,將傳統需耗時2年的關鍵測試周期壓縮至6個月以內,為全球90%難溶性新藥研發按下“加速鍵”。
目前,該研究成果登上頂級藥物制劑期刊《國際藥劑學雜志》,海維醫藥也樹立起全球首個ASD制劑物理穩定性定量預測的國際標桿。海維醫藥董事長王立坤博士表示:“該技術已應用于國內外多個公司多款創新藥研發,大大縮短ASD物理穩定性測試周期,加快了新藥上市速度?!?/p>
作為全國科教“第三城”,南京連續三年獲評“最佳引才城市”、8次入選“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正以精準政策吸引招攬全球英才。
“這離不開在寧各大高校的智力輸出、園區企業的產業支撐以及外籍人才的智慧貢獻。”南京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市人才總量超400萬人,人才“虹吸效應”持續增強。
選擇一座城市,就是選擇未來。南京既有厚實的產業根基,又有宜居的生活環境,更有廣闊的創新平臺。
長期以來,南京新港高新園堅持“以產聚才、以才助產”,2021年,設立江蘇省首家“外籍留學生見習(實習)工作站”;2023年,園區又成功設立了“外國專家書屋”。這些為在寧高校優秀的留學生架起一座連接學業與產業、中國機遇與個人才華的橋梁。
用好創新優勢打造產業高地
國際業務部外籍員工占比近30%、2024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21.8%……在眾多海外人才合作成果中,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極具代表性,不僅是將生意從本國做到別國,而且是以全球視野在深海中破浪。
諾唯贊國際市場部副總監丁祥亞介紹說,得益于海外科技人才合作帶來的技術提升和創新成果,諾唯贊的市場表現十分亮眼。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8億元,同比增長7.15%。
高素質科技人才是創新型園區發展的命脈所在,產業基礎和人才政策成為一座城市最好的邀請函。
近年來,南京推出“人才強市25條”,制定重點產業“人才7策”。作為南京重要的產業創新高地,新港高新園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吸引了大批新質人才流入。
新港高新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新港高新園打出精準引才“組合拳”,以實效舉措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以精準服務形成“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通過“人才登峰”計劃,落戶項目最高可獲600萬元資助;“云聘平臺”平臺精準鏈接超百家企業與人才資源;“Open Day”菁英參訪行吸引南大、藥科大學碩博走進重點企業,春季直播帶崗吸引1.2萬人次在線參與,收獲簡歷400份。
持續涌入的外籍人才與國際合作項目,為南京新港高新園注入了強勁的創新活力。目前,園區已成功構建以新型顯示、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顯著提升了產業競爭力。園區累計擁有規上企業116家、上市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257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7家。在集群建設方面,繼2023年入選省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型產業集群后,園區于今年上半年再獲殊榮,其自動駕駛控制系統集群成功入選省級中小企業集群。
(南京新港高新園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