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報
      客戶端
      公眾號
      中美AI人才孰強孰弱?“雙強并立”之下的競爭與突破
      2025-07-04 15:01:16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張偉

      7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一份基于對全球近20萬名學者、9.7萬篇高質量人工智能論文進行深度分析的重磅報告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與東壁科技數據有限責任公司(東壁科技數據)聯合發布。這份《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態勢報告(2015-2024)》清晰描繪了中美兩國以合計近六成的全球AI研究人員占比,形成“雙強并立”的格局,也揭示了各自在人才規模、結構、效能與生態建設上的比較優勢。

      此次發布會現場還同時揭曉了五項全球AI榜單,全景式展現了全球AI人才圖景。

      中國科學院論文數占全球榜首,美國人才儲備占領先地位

      東壁科技數據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人工智能分論壇上聯合發布了這份報告。該報告基于“東壁指數”(Dongbi Index)而分析形成。東壁指數是東壁科技數據于今年1月創新推出的、中國自主構建的全球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體系,它采用“種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網絡層級結構分級”模型,與歐美主導的評價標準不同。

      “這份報告描繪的不僅是數據,也打開了一幅全球AI人才的動態競爭圖景。”東壁科技數據創始人、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吳登生在現場解讀時強調。該報告基于東壁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臺(dbdata.com),對全球AI研究生態進行系統分析,數據集涵蓋近20萬名來自175個國家和地區、3847個機構的學者,時間跨度為2015至2024年。

      數據顯示,全球AI研究人才分布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和地域集中特征。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數量合計占全球57.7%,凸顯了兩國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中國的研究人員數量從2015年不足萬人到2024年的5.2萬人規模,以28.7%的年復合增長率展現出驚人的張力。其中,中國科學院3453人、清華大學2667人、北京大學2123人,這些高校人才構成了中國AI人才第一梯隊。另一方面,騰訊、阿里巴巴等科技企業的研發團隊分別以992人、633人的規模超越部分實力高校。

      美國以6.3萬余人的人才數量居全球領先地位,其中,斯坦福大學2385人、麻省理工學院2191人,與谷歌2569人、微軟2461人形成高校企業雙引擎。

      “中國人才規模的增長速度很快,以5.3萬人緊追美國的6.3萬人”,吳登生對比數據指出,“這不僅是數量上的追趕,也是多維度的靠近。”

      從論文數量來看,在機構競爭力層面,中國呈現“國家隊引領”的特征。中國科學院以585篇高影響力論文位居全球科研機構榜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進入全球發文量前十。然而,企業端的差距較為明顯。美國頭部企業人均科研產出效率顯著領先,谷歌、微軟、Meta三大科技巨頭的總發文量為5896篇,是中國TOP3企業騰訊、阿里、華為的1.8倍,這背后是美國基礎研究數十年的沉淀,尤其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基礎領域,美國企業論文的平均被引頻次為63.3次,較中國企業的55次高出15%。

      吳登生還提到關鍵發現:“美國形成了典型的‘人才旋轉門’機制,如卡內基梅隆大學與當地企業人才流動率達37%。而中國高校與企業間互通率不足15%,這堵‘隱形墻’亟待打破。”

      中美成為AI人才聚集地,中國AI女性人才占比較低

      報告揭示的人才性別失衡問題引發關注。東壁科技數據建立了一套性別推斷系統,報告篩選全球Top20國家作為研究對象,數據顯示,總樣本量為13萬余人,男性科學家占比79.9%,女性科學家占比20.1%。其中,中美AI領域女性人才占比差異明顯。

      “最令人驚訝的差距在這里。”吳登生直言,“中國AI女性人才占比僅9.3%,美國20.1%,這個比例,中國在全球Top20中排名倒數第二,不及美國的一半。”

      在中國頭部機構中,清華大學女性人才占比7.88%,北京大學9.18%,而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女性人才占比達25%-30%。

      性別差距在企業端更為突出。中國科技企業AI團隊女性僅占6.1%,谷歌、微軟則女性占比達18.7%。從全球范圍來看,新加坡以36.6%的女性占比位居首位,澳大利亞28.7%、韓國28.1%緊隨其后。報告分析認為,傳統文化觀念、科研評價體系對女性的隱性偏見,以及高強度研發工作的性別適配性問題,是導致AI人才性別結構失衡的三大主因。

      “不過,我們也發現了一處亮點。”吳登生特意提到:“在中國AI領域,信息技術類院校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如四川大學的性別包容性優于傳統工程院校,香港大學的國際化特征亦顯示制度環境對性別平等的促進作用。說明制度變革能打破傳統桎梏。”

      活動現場展示了全球AI人才熱力圖,可以清晰看到“核心-邊緣”的結構,在前20大區域中,亞洲地區占據重要比例,包括中國北京、中國香港、中國上海、中國深圳、新加坡、首爾等,表明亞太地區正在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增長極。美國的紐約、硅谷地區、波士頓地區等傳統創新中心仍保持強大的人才吸引力。歐洲地區以倫敦、蘇黎世等為代表,展現了多元化的創新格局。

      數據顯示,從國家層面來看,美國在全球AI人才聚集方面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谷歌、微軟、IBM、Meta和亞馬遜超過60%至90%的人才均分布在美國。“但中國正成為新磁極。”吳登生表示,中國成為第二大人才聚集地,不僅吸引了本土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絕大部分人才,美國微軟也在中國部署了714名人才,占其總量的29.0%。

      全球AI人才榜單發布

      基于報告核心數據,本次發布會現場重磅揭曉了五項重要榜單,分別是《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榜TOP100》《全球人工智能南方國家人才榜TOP 20(不含中國)》《全球人工智能女性人才榜TOP50》《中國人工智能人才榜TOP100》《全球人工智能機構榜TOP100》。

      通過榜單,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美在全球AI生態建設上占據重要地位,中國科學家正在重構世界智力鏈條。從《全球人工智能領域Top100人才榜單》來看,其中75人隸屬中美機構,中國機構就職的學者占55人,美國機構就職的學者有20人。

      吳登生介紹,榜單基于東壁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臺收錄的頂級期刊、重要會議論文等公開高質量數據源統計分析得出,具有公開、透明、可重復、可驗證等優點,反映的是近10年來科研活躍的一線學者,可能會遺漏部分早期做出重要貢獻的學者,后續將增加對早期學者和新興學者的關注,完善相關數據,更加全面地反映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分布情況。

      “這些榜單就像全球AI人才生態的導覽圖。”吳登生總結認為,中國正站在人才紅利釋放的關鍵節點。要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必須打破人才結構瓶頸——在保持應用優勢的同時,夯實基礎研究根基,拆除流動壁壘,構建多元包容的創新生態。“隨著全球AI競爭進入‘人才質量決勝期’,中美兩國的人才戰略調整,將直接影響未來科技格局的走向。”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人成7777|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