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遇見豐臺·眾匯京彩”北京豐臺區“青苗培優”計劃創新發布活動在云崗街道張家墳智慧農業園區舉辦。據悉,自2024年3月以來,豐臺區創新推行兼職“金融、科技、法治副村長”機制,已有185位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在此基礎上,本次發布活動率先在北京市推行實施“青苗培優”計劃,作為“豐臺·學子回家”行動重點項目之一,將通過系統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活動現場,豐臺區農業農村局發布“青苗培優”計劃,立足構建“政校企村”四方聯動模式,聯動豐臺區7個鄉鎮級、70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推出涵蓋資產管理、項目運營等領域近百個村級優質工作崗位。崗位設置精準匹配,重點面向經濟、管理、法律等專業背景的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吸納有返村入鄉意愿、熱愛農村工作的優秀人才。
活動中,豐臺區委農工委副書記陳虎翼發布2024年以來“金融副村長”機制取得的階段性成效。豐臺以“黨建+金融”為引領,在全市率先探索聘任兼職“金融副村長”工作機制。如今已經統籌12家金融機構資源,實現“一村一行、雙向選擇、全域覆蓋”,向全區56個行政村和14個已撤村的集體經濟組織選派70位“金融副村長”,讓金融資源與農村需求精準對接。
金融活水澆灌產業的同時,鄉村振興也離不開科技發展的“硬支撐”。智慧農業作為豐臺產業營之一,已形成以智能溫室、綠色種植和三產融合為特色的智慧農業產業園。其中,集生產、研學、休閑于一體的張家墳村智慧農業園就是標桿項目之一。張家墳村智慧農業園坐落于豐臺區云崗街道張家墳村,占地總面積85畝,現有可種植面積65畝,其中溫室大棚總建筑面積14649.58平方米,總計32棟日光溫室。
自2024年6月擔任科技副村長以來,張士超推動張家墳村與鼎儂(北京)生物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共同成立有機廢棄物循環利用處理中心,成功解決村域周邊長期存在的農業廢棄物處理難題,把枯枝落葉和秸稈等廢棄物轉化為寶貴的農業資源,還田后顯著提升了土壤肥力,為農業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在張家墳村智慧農業園設立鼎儂(北京)生物科技博士工作站,以總部研發為依托,將先進技術與實驗成果輻射到全國。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