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剛剛結束的內蒙古科技“突圍”工程推進會上了解到,內蒙古科技廳公布了內蒙古十大科技“突圍”代表性成果:
一是超高音速飛行器舵機負載模擬器低慣量高動態響應永磁電機系統。該系統采用先進的力矩系統頻響分析,突破了高端特種永磁電機的電磁設計、結構設計和高精度控制難題,研制了適用于超高音速飛行器舵機的低慣量高動態響應永磁電機系統,提升了稀土產品的附加值,支撐了我國尖端國防裝備發展。
二是稀土基紅外輻射節能材料、新型稀土保溫隔熱灌漿料。該材料突破了耐火材料中摻雜特定稀土元素、提升紅外法向全發射率和高溫穩定性的關鍵技術,研制了填補國內空白的稀土基高紅外輻射材料。
三是稀土熱管理紡織材料。采用精細砂磨、雙螺桿造粒、高速熱混技術,突破輕稀土制備纖維材料特殊配方和工藝,研發成功稀土蓄熱、隔熱母粒和纖維,填補國內空白,為鑭鈰等高豐度輕稀土產品提供了巨大的應用消納場景。
四是新型高效節能電解槽及智能冶煉集成關鍵技術。利用多場耦合數值模擬新理論、新技術,突破傳統稀土熔鹽電解槽結構簡單、電極材料脆弱、電耗高等關鍵瓶頸,開發萬安培新型高效節能智能電解槽,繼續保持我國在稀土采選冶領域的領先地位。
五是特高壓混合換相換流器。開發適應混合換相換流器全工況新型閥基電子系統和高可靠閥控系統,研制成功世界首臺特高壓混合換相換流閥,徹底解決常規直流輸電換相失敗難題。
六是鈉離子混合型電容儲能技術。通過抑制不可逆相變,優化正極儲能性能,提出軟接觸法預鈉化技術,實現高庫倫效率和長效循環,搭建機械應力—熱應力—電場作用耦合場測試系統,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七是寬范圍功率波動的千標方級電解水制氫機組。自主研發高電導率復合膜、長壽命高性能電極、等關鍵基礎材料,大幅度提升電解電流密度,電解槽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八是乳鐵蛋白高效分離制備技術。采用離子交換色譜集成膜分離技術,突破牛奶中乳鐵蛋白的高效分離技術瓶頸,制備的乳鐵蛋白純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九是β-酪蛋白綠色膜分離技術。采用綠色膜分離技術,建立高效分離β-酪蛋白的工藝,進行β-酪蛋白分離技術中試放大及產業化研究;行業首創高純度β-酪蛋白制備技術,中試純度達到較高水平,得率較國際競品有所提升。
十是高活性乳酸菌發酵劑深冷制粒技術。突破了傳統的粉劑技術,使發酵劑制劑的活性在原有粉劑的基礎上增加了27%,發酵酸奶中發酵劑添加成本下降53%,該項發酵劑成果和工藝技術創新屬于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最先進的水平。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