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來科創人才搖籃、構建全周期人才服務體系、打通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構建科技交流融合示范區……5月30日,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福州主場活動在福州科技館舉行。科技日報記者獲悉,福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智武現場發布“四維賦能計劃”。該計劃涵蓋青苗啟智計劃、科技英才計劃、產教融合計劃、海峽科創計劃,加快構建全周期科技創新生態。
據介紹,本次活動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展示福州科技工作者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科技創新進程中的卓越風采,弘揚科學家胸懷祖國、勇攀高峰的奉獻精神,激發廣大市民對科學的崇尚和熱愛。
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加強關鍵技術攻關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福建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盧哲明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聚焦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卡脖子”技術,加強關鍵技術攻關。
福州市政協副主席林鋒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福州的科技創新步伐鏗鏘有力,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今天的活動,既是對科技工作者的禮贊,更是對未來科技創新的動員。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省老科協會長薛衛民說,省老科協把“服務社會、服務發展”作為重要使命,廣大老科技工作者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經驗優勢,在決策咨詢、科學普及、科技創新、科技為民等方面發光發熱。
隨后,福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智武發布《“榕城科星 薪火相傳”——福州院士風采錄》,展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濤、姚建年、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紅、張久俊等在榕院士在國家科技領域的突破性成果,體現了院士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擔當。
福建省科協原黨組書記、省老科協常務副會長楊江帆現場宣布省老科協專家庫首批成員名單,包括蔡建明、陳登登等科技科普專家、銀齡健康專家238名,他們將積極推動福州AI技術與健康知識普及。
加快“四維賦能” 共繪科技發展新藍圖
現場,福州市科協結合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正式向全社會發起青苗啟智、科技英才、產教融合、海峽科創等“四維賦能計劃”倡議。
“這項計劃聚焦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科技工作者服務、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及科技交流合作,旨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全維度的科技創新生態,并向全社會發出倡議,誠邀各方攜手參與,共繪科技發展新藍圖。”福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智武說。
據悉,在青苗啟智計劃方面,充分運用福州市“1+2+X”科普陣地矩陣豐富的科普資源,支持和鼓勵在榕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學校到科技館及分館、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活動等;開展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等,為實現科技強國戰略培養更多的未來科學家。
在科技英才計劃方面,整合銀齡專家與中青年科技骨干資源,建立完備的福州科技人才服務體系。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支持托舉,引導青年科技人才擔綱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廣泛實施青年工程師集聚創新工程,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發現、選拔、培養、引進機制。
在產教融合計劃方面,創建企業—高校“科研需求靶標”體系。整合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國家級學會等創新資源,匯聚各領域權威專家,強化智力支撐,促進產學研各主體之間的溝通協作,推動校企、會地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在海峽科創計劃方面,以舉辦高質量科協年會為基礎,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積極推動海峽兩岸科學家、科技工作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交流,推動全市各級科協組織和科技社團吸納臺灣優秀科技人員入會,支持臺灣科技工作者來榕創新創業創造,促進兩岸科技成果轉化,在探索兩岸科技產業、科技人才、科技社團融合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最后,與會嘉賓共同啟動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福州主場活動。本次活動由福建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中共福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等主辦,福州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福州科技館等承辦。
(福州科協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