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葉偉)5月30日,正值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京舉行。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活動并講話,老科學家及親屬代表,歷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在京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央有關部委和單位負責同志,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同志等400余人出席活動。
萬鋼在講話中指出,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藍圖已經繪就,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彰顯時代擔當,不斷豐富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內涵,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用創新之火點亮民族復興之路。
本次活動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線,包括“回望·大海星辰”“傳承·迎風破浪”“致敬·山河銘記”“未來·逐夢寰宇”四個篇章,圍繞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珍貴館藏精品,講述藏品背后的故事,生動展現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踐行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精神的鮮活形象。
活動現場舉行了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藏品捐贈入藏儀式,為科學家代表錢七虎、魏江春、張煥喬、馬玙、高登義,以及科學家李四光、童第周、閔嗣鶴、吳中偉、黃旭華、王永志的親屬代表頒發捐贈入藏證書。活動還公布了“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宣傳工程”文藝展演劇目和2025年“科學家故事舞臺劇推廣行動”長劇入選名單。同時,大型紀實訪談節目《回家》、科學家精神微電影《自強路上》等一批精心制作的主題宣傳精品在活動上正式發布。
5月30日恰逢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開館一周年。一年來,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致力于展示中國科學家形象、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累計接待公眾超17萬人次、團體及科研單位700余個,策劃推出14個專題展并舉辦巡展,推動優質館藏資源走向全國。
今年也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正式啟動實施15周年。在有關方面支持下,采集工程累計獲得550余位科學家的實物原件資料15.9萬件、數字化資料45.6萬件、視頻資料50.3萬分鐘、音頻資料59.6萬分鐘,成為體現黨中央關心關懷科技工作者的“新時代修史工程”,初步形成“采、藏、研、展、教、宣”一體推進、修史與育人相統一的工作格局。
今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由中國科協會同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聯合舉辦,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廣泛宣傳科技成就,全國學會、地方科協、基層組織圍繞活動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活力,凝聚起全社會支持科技事業、關愛科技人才的強大合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