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展望十五五·共話高質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孵化器管理人大會”在重慶市舉行。來自成渝地區創業孵化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科技工作者代表150余人齊聚一堂,共商兩地孵化器孵化成效與發展。
孵化器助力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會上介紹了“十四五”期間孵化器管理人助推成果轉化案例。作為孵化器管理人,重慶郵電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紅波助推“桌面級智能化機器人”創新成果落地孵化,研發項目榮膺2024年第八屆CSR中國教育榜“CSR年度典范大獎”,核心產品已成功落地十余所教育機構,市場反饋優良。
為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會上,成渝地區孵化器管理人和科技創新成果完成人代表進行了現場路演,分享孵化器管理人助推成果轉化經驗,推介最新科技創新成果。通過對接促成10項科技創新成果與孵化載體簽署了落地孵化協議。
來自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黃柳舟博士介紹了團隊的創新成果“生物電反饋手功能治療儀”。團隊聚焦偏癱、中風康復患者,康復周期長、持續話費貴、康復效果無法量化、康復醫療資源稀缺的痛點,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幫助偏癱患者重建神經控制回路,加速肢體康復。腦機接口會識別患者當前運動意圖,從而控制外骨骼輔助患者肢體運動完成神經控制肢體的閉環運動,該創新成果已獲批重慶市智慧醫療裝備重點培育項目。此次項目簽約育成加速器落地孵化。
西南大學索化夷教授團隊創新成果“傳統發酵食品菌種資源挖掘與產業化”,實現益生菌對國外益生菌菌株國產化,解決傳統發酵食品生產技術迭代升級,成果轉化相關專利7項,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簽約西南大學(重慶)產業技術研究院孵化器落地孵化。
成渝地區孵化器達960余家 孵育企業4.8萬余家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成渝地區孵化器服務管理人員達到5700余人,建成孵化器(含眾創空間)960余家,孵化場地面積近900萬平方米,孵化培育企業4.8萬余家,在孵企業共獲得各類知識產權近5萬件,帶動高質量就業近15萬人。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成渝地區攜手推動孵化行業高質量發展,大力培育高素質孵化器管理人隊伍,建設高質量科技孵化器,孵化培育了一批“硬科技”企業,帶動了一批高質量就業。孵化器管理人已經成為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創新型科技企業、孵化新興未來產業的重要“陪跑”隊伍,為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在圓桌會議環節,專家們圍繞“十五五”時期科技型企業孵化器高質量發展方向和路徑建言獻策。與會專家們認為,“十五五”時期成渝地區將重點圍繞支撐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從政策支持、梯度培育、人才培養、金融協同等方面加力推進,打造更多高水平、專業化孵化器,促進更多創新成果在孵化器內轉化,培育更多創新力強的“硬科技”企業。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市科技局將繼續與四川科技廳攜手并肩,共同規劃好“十五五”時期成渝地區孵化行業的發展藍圖,共同制定好支持成渝地區孵化器管理人茁壯成長和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共同催生一批“硬科技”創新主體,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