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清華大學圖書館與校科技倫理委員會聯合主辦“AI時代下的學術出版與科研誠信”專家座談會。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金兼斌、德國馬格德堡大學教授伯恩哈德·薩貝爾解讀了新近發布的《科學出版改革:斯德哥爾摩宣言》,九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據悉,《宣言》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前院長丹·拉哈馬與伯恩哈德·薩貝爾聯合發起,中國等8個國家的25位學者共同起草,于11月5日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正式發布。其核心訴求是對全球科學出版體系進行根本性改革,應對學術不端行為,重建科研誠信體系。
金兼斌介紹了6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言起草工作會情況。他表示,我國正處于科技強國建設關鍵期,加強科技倫理治理、整治學術不端意義重大。清華大學高度重視科研誠信建設,校圖書館已聯合行業機構研制《國際開放獲取期刊推薦名錄(OARL)》,并開發論文發表管理服務系統,為構建健康學術出版生態助力。
伯恩哈德·薩貝爾詳細解讀了《宣言》四項核心改革建議:推動非營利出版模式、改革量化考評激勵機制、建立論文造假檢測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他肯定了中國學者在《宣言》起草中的深度參與,贊賞中國整治學術不端的積極成效,強調高校與學術共同體應構建質量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將科研誠信融入人才培養與學術評價全流程。
交流環節中,來自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計算機系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宣言》的實踐可行性、AI技術的雙重影響及未來學術出版生態等議題交換觀點。清華大學相關院系、圖書館、出版社等單位專家學者參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