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6日,第十屆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大會在廣東深圳南山區舉辦,大會旨在通過科技賦能乳癌精準防控,促進全球乳癌防治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偏早,大約在54—56歲之間,且近幾年發病年齡略有上升,地區分布差異不明顯。”國家癌癥中心腫瘤登記辦公室主任陳萬青介紹,“隨著近年來防治力度加強,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呈上升趨勢。”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委員會執行主任師建國建議,將關注焦點前移,把“樂、吃、動、睡”等要素融入腫瘤康復的全過程,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激活機體的抗癌、控瘤潛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表示,要從患者整體出發,融合多學科知識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并注重術后康復與心理干預的結合。
在科技賦能方面,大會將深入探討基因組學、精準醫療等前沿技術在乳癌防治中的應用。
廣東省人民醫院外科、乳腺科學科帶頭人廖寧說:“應把治愈乳腺癌作為目標,重視基因對于乳腺癌的影響。”
探索乳癌防治的本土化方案是本次大會重要議題。深圳南山區人民醫院通過引入全球先進診療技術,為華人乳癌組織提供“中國方案”與“國際標準”的對話平臺。
深圳南山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侯鐵英表示,南山區人民醫院深耕乳腺健康領域,用臨床實踐與學術研究詮釋著“守護粉紅姐妹”的初心。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乳腺篩查項目組主任何桂蘭通過發布“科學預防——南山區教職工群體篩查成果數據”,展示了乳癌防治工作的實際成效。
此外,大會還就整合基因組學、精準治療等前沿成果,探索適合亞洲人群的臨床轉化路徑,加強乳腺癌領域醫療信息化及智慧醫療國際交流與合作進行深入探討。
此次大會由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及深圳市粉紅絲帶乳腺關愛中心聯合主辦。大會還設置粉紅公益嘉年華、粉紅打卡等互動環節。
第十屆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大會主席、深圳市粉紅絲帶乳腺關愛中心理事長吳虹萱表示,通過這些活動,參會者不僅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還能夠共同感受到全球華人乳癌防治事業的溫暖和力量。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