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記者從滬杭鐵路客運專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杭客專公司)獲悉,截至當日15時,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盾構機掘進至8216米,盾構“蛟龍”江底萬米長跑剩余不到五分之一。
崇太長江隧道全長14.25千米,連接上海崇明與江蘇太倉,是滬渝蓉高鐵控制性咽喉工程,也是國內唯一一座掘進距離10千米以上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隧道采用單洞雙線設計,設計時速350千米,集長(獨頭掘進距離11.325千米)、大(刀盤直徑15.4米)、高(長江水下隧道行車速度350千米/小時)、深(長江水下89米)于一體,是目前建設標準最高、掘進距離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世界級高鐵越江隧道。該隧道由滬杭客專公司建設、中鐵隧道局負責施工。
隧道采用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掘進施工,該機刀盤直徑15.4米,整機長約148米,總重約4000噸,搭載了世界最強腦系統——I-TBM系統,突破了盾構倉內壓力自適應、云端預測數據自決策、掘進姿態(tài)自巡航、環(huán)流出渣自調整等關鍵技術,掘進、環(huán)流、姿態(tài)參數較人工操作更平穩(wěn),實現了全系統算法控制的智能化掘進。“領航號”盾構機于2024年4月從上海崇明始發(fā),9月順利掘進至長江江底,正式開啟了盾構掘進的萬米江底之旅。
為將崇太長江隧道打造成世界級高鐵越江隧道精品工程,面對獨頭穿越長江11.325千米、超高水壓、軟硬不均復雜地質、富水伴含沼氣地層等世界級難題,中鐵隧道局項目團隊研發(fā)應用了集智能感知、智能預制、智能掘進、智能管控等九大智能建造技術最新成果,并在崇太長江隧道實現常態(tài)化應用,創(chuàng)造了15米級鐵路隧道月掘進718米世界紀錄,引領我國隧道新質生產力加速發(fā)展;堅持首件先行、樣板引路,推行工序工藝目視化管理,固化首件方案,制定出100多項標準化管理制度;認真貫徹國鐵集團安全穿透式管理要求,聚焦施工作業(yè)面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強化WBS項目分解與網格化管理,編制SOP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以清單化管理壓實責任,為精品工程筑牢安全質量根基。
滬渝蓉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2025年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清單。項目建成后將首次實現高鐵過江不減速,崇明經太倉到上海寶山站僅需17分鐘,大幅縮短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時空距離,對共建“一帶一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qū)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