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重慶落下帷幕。在近2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這場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科技盛會,匯聚了600余家國內外頭部企業的3000余項創新成果,簽約金額超2000億元。
如今,智能產業正為重慶的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以智能產業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篇章,正在山城重慶徐徐寫就。
把未來想象變為生動現實
在智博會的智能制造展區,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企業的“超級工廠”搬到了現場。位于兩江新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擁有超1000臺智能化設備,超3000臺機器人智能協同,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依托全流程數智質量體系,企業已實現零部件與整車100%在線檢測,為高品質產品交付奠定堅實基礎。
另一邊,在長安汽車天樞智能館,企業全系數智新汽車產品吸引了與會者的注意。搭載“天樞智駕方案”的智能座駕,不僅提升了智能輔助駕駛的用戶體驗,還能通過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感知駕駛員情緒,自動調節車內環境。
從能承受240℃高溫的“金鐘罩”固態電池,到“智慧新藍鯨”增程發電系統,長安汽車天樞智能館的200余件展品,都有智能化技術的支撐。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數字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到來,未來的汽車將是可進化的智能機器人。”
在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印奇看來,大模型產業未來的核心趨勢將聚焦在“AI+終端”方面,特別是人、車、家三大終端的深度融合。
在中國移動展臺,企業與深藍汽車聯合打造的“人車家全生態”,是一個全新的生活場景。該產品借助“超級SIM卡鑰匙”技術,實現手機與汽車、家居的無縫互聯。工作人員介紹,當車輛駛入住宅5公里范圍內,便可提前觸發“回家模式”,對空調、燈光、窗簾等進行控制。
展會上,“AI+機器人”“AI+低空經濟”同樣引人矚目。具身機器人展區里,足球機器人配合默契,拳擊機器人擂臺前激戰正酣,機器狗靈活穿梭;飛行汽車既能地上跑,又能空中飛,還具有無人駕駛功能……一個個成果,將未來從想象變為了生動的現實。
為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智博會不僅是智能科技的盛宴,還是重慶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助推器”。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等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占比超50%,三大五千億級支柱產業占比超20%,六大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占比超10%,18個“新星”產業簽約投資項目合同金額20億元……此次智博會超2000億元的簽約項目,精準對接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智博會期間,重慶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集中發布“首發100”成果,推出100余項行業新標準、新產品、新技術。浪潮集團發布的海若一體機2.0版本,實現“智數云安”全棧升級;中冶賽迪信息自主研發的“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依托2000萬張鋼鐵行業圖像數據,在全國范圍內落地40家鋼企,累計部署超1000個點位;重慶市“工業綠效碼”2.0版本上線,構建起“點、線、面”全領域覆蓋的綠色評價體系。
“此次展會,我們帶來了兩款飛行汽車核心產品,并在會上簽署了500輛飛行汽車意向采購協議。”廣汽高域西部中心副總經理唐婕表示,未來,企業希望與重慶探索“飛行汽車+景區觀光+跨江通勤”專線,讓立體交通更好助力城市發展。
展會上,重慶中科搖櫓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展示了企業的21項創新成果。該公司創始人鄭道勤介紹,企業首發兩款100%國產化的超遠距可視化激光雷達相機,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等達成深度合作。
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重慶在本屆智博會上公布首批30個工業智能體產品,標志著重慶制造業邁入智能化、生態化轉型升級新階段。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首批工業智能體產品投放應用后,接下來一批融入市民生活的智能體產品亦將“出爐”,更多AI技術和設備將融入多元化生活場景。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