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25東亞海洋博覽會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作為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重要同期活動,展會以“從蔚藍到未來——藍色?海洋?科技”為主題,設置五大展區,匯聚450余家企業和機構,集中展示海洋科技、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成果,描繪出一幅“未來海洋”新圖景。
在海洋發展成果展區,一款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方形設備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關注。這是中國海洋大學自主研發的海上風電多功能智能化移動檢測機器人。依托磁吸附和邊緣控制技術,它能“飛檐走壁”,自如地在塔筒筒壁上攀爬,不僅能實時發現塔筒表面缺陷,還能識別風機運行狀態和評估其結構振動異常。
山東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李云峰介紹了一款大型海工模塊噴砂作業機器人。“在大型海工模塊及船模的建造過程中,需要對鋼結構表面進行噴砂作業處理。這款機器人主要是代替人工來完成噴砂作業,其效率最高達80平方米每小時,可替代大約5個噴砂工人。”李云峰說。
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置海洋生物醫藥展區,展現了從海洋生物資源到終端生物醫藥產品的完整生態與創新成果。除了帶著先進展品參展,還有不少企業將成果發布會、合作簽約會開到了現場。
今年4月,逢時(青島)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藥科大學聯合成立海洋多肽藥物研發聯合實驗室,以南極磷蝦為原料進行海洋多肽藥物研發。本次博覽會現場,雙方共研的海洋多肽成果發布,吸引了大批參展商關注。
(張進剛 攝)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