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隨著滿載精礦砂、橡膠、煙膠片等貨物的“山港煙臺”輪在山東港口威海港啟航,“山港通”智能轉運新模式正式啟用。
“山港通”智能轉運新模式由山東省港口集團聯合青島海關打造。該模式以海運艙單為進出口物流主線,貨物根據客戶需求在兩港間以水運調撥方式運輸。支線船舶航行過程由海關智能轉運平臺全程監控,確保貨物安全。
“海關對采用‘山港通’模式運輸的貨物,實施智能化轉運監管,給予企業在支線港口‘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便利。”青島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張勇介紹,該模式下,艙單放行時間由45小時壓縮至1小時以內,單票申報數據由40余項減為6項。這種“制度創新+技術賦能”的雙輪驅動,有效打破了傳統港口協作的區域壁壘與行政邊界,重構了協同機制。
“山港通”智能轉運新模式通過統籌優化港口群資源,實現場地、人力、設備全域聯動,資源整體周轉率提升20%以上。流程的精簡與資源的整合,不僅加速了“公轉水”業務落地和綠色低碳物流轉型,也有效緩解了區域公路交通壓力。
“以前為趕時效通常選公路運輸。現在走內支線海運更經濟,碳排放大幅降低,還避開了長途擁堵,真正是綠色省心。”某物流公司調度總監趙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山港通”模式在威海港試點成熟后,將逐步推廣至山東港口集團所屬各港口、港區,最終實現山東省全覆蓋。
(受訪單位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