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作為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6月29日,上海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腦智天地”(以下簡稱集聚區)在閔行區正式啟動建設。
現場,來自科技、產業、金融等領域的專家代表共聚一堂,旨在發揮重點區域產業與臨床資源優勢,共同推動腦機接口創新資源集聚、技術產業協同發展,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集群。閔行區、臨港集團、上國投公司、華山醫院簽署了集聚區共建協議。
同時,支持腦機接口集聚區建設的專項政策發布,上海市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揭牌,華山醫院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創新聯合體啟動建設,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腦機接口錦標賽正式開賽,司南腦機智能超級孵化器、腦機接口概念驗證平臺、腦機接口產業聯盟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以及首批企業入駐,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基金矩陣發布。
據悉,上海已在全國率先開展腦機接口關鍵技術的系統性布局,積極打通優質科研資源、臨床機構等上下游,培育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今年1月,上海發布了《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進一步加速產品研發與臨床試驗。目前,上海在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半侵入式賽道相繼涌現出創新成果和創業企業,布局建設了相關重點實驗室和公共服務平臺,是國內覆蓋全技術領域的腦機接口創新策源高地。
戴上這款腦電帽設備,便能精準捕捉腦卒中患者的運動意圖,并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幫助患者進行主動的康復訓練,重塑神經功能,進行運動功能恢復。孵化于上海交通大學的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20年便聚焦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
“目前,我們研發的腦機接口醫療器械已在上海、福建、河南等全國5家中心完成120多例臨床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卒中患者經過14天的療程后,上肢運動功能顯著改善,部分患者已能夠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朝旭介紹,“這也是國內唯一一款開展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腦機接口康復類產品。今年,我們報送了國家三類醫療器械申請注冊。”
提及集聚區對全國腦機接口企業的吸引力,來自深圳的微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驍健直言:“我們正計劃將公司負責臨床轉化的業務落在這里。腦機接口技術的落地應用,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我們要在早期研發中與醫院深度合作,避免產品設計與臨床需求脫節。”
據悉,此次集聚區選址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旨在發揮區域科研基礎扎實、臨床資源豐富、產業資源顯著的優勢,以集聚區為核心,形成“技術突破—產業轉化—場景落地”集聚效應。未來,集聚區將加大創新企業的引育力度,加快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拓展腦機接口創新應用和產業化生態,提升區域空間創新濃度,加快形成腦機接口未來產業“核爆點”。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