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爭粉)6月26日,以“皖聚新能 智創未來”為主題的2025未來產業系列對接活動(安徽行)在合肥舉行。會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布并上線未來產業產業鏈培育服務平臺。
平臺以高質量數據集為底座,重點解決先進技術有沒有、龍頭企業在哪里、未來產業全不全等難題。平臺目前匯聚了全國6000多萬家企業的數據,涵蓋了100多條產業鏈的數據以及20多萬家創新機構和200多個融資項目的數據,形成了對企業、行業、區域的多維度精準畫像。
未來產業由前沿技術驅動,是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特征和前瞻性的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未來產業已成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塑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著力點。
“平臺聚焦未來產業的培育服務,目前主要面向三類用戶,分別是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問斌在發布時表示。
面向行業主管部門,平臺已構建了40余條未來產業的產業鏈,從技術創新、企業培育等方面支撐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支撐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穩增長。
面向地方政府,平臺提供了產業鏈全景圖譜,摸底診斷、產業遷移監測等服務,可支撐未來重點產業鏈的攻關工作和未來產業培育工作,解決地方發展所關心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招引培育等難題,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面向企業,平臺提供了科創培育,體檢對標、資源對接等服務,解決企業發展定位不明確,技術成果孵化難,融資和市場資源獲取難等問題,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基于平臺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我們還可以在一分鐘內自動生成分析報告,用于支撐和分析區域和企業所關心的未來產業發展研究工作。”問斌表示,“同時也可以通過平臺的高質量數據,助力地區摸清未來產業產業鏈發展現狀、遷移動向,賦能各地產業大腦的應用,賦能產業和企業的培育。”
本次活動集聚了全國80余家未來產業領域企業,來自合肥高新區、合肥市長豐縣、合肥市蜀山區、蕪湖高新區、蕪湖市鳩江區、蕪湖市灣沚區等地的6個重大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涵蓋智能網聯汽車、生物制造、低空經濟、具身智能、先進材料等多個未來產業領域,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